预应力圆孔板施工方案

预应力圆孔板施工方案

ID:42750325

大小:266.1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0

预应力圆孔板施工方案_第1页
预应力圆孔板施工方案_第2页
预应力圆孔板施工方案_第3页
预应力圆孔板施工方案_第4页
预应力圆孔板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应力圆孔板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预应力圆孑C板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施工组织设计》1.2北京铁路局文化宫施工图纸2、工程概况北京铁路局文化宫工程为框架结构,满堂红筏板基础,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建筑而积11805m2o5・7轴/C・F轴间标高9.100〜18.600为预应力圆孔板,其中标高9.100〜14.900和标高17.500〜18.600两部分为坡屋面,与水平面成30度夹角,标高14.900和18.600均为平板,分别为四层顶板和屋面板的一部分。预应力圆孔板设计桧强度C40,圆孔板设上下两层钢筋网片,网片间布设金屈波纹管“320,管屮间距450mm,孔间埋设钢绞线,待轮强度达到10

2、0%进行张拉。3、模板施工3.1施工流程:模板下脚手架支设一模板支架支设一板底模支设3.2脚手架:模板下脚手架为满堂红脚手架,釆用碗扣件支撑,尺寸900*900,步距1200o碗扌II式脚手架搭设前根据行列间距在楼板上弹线,弹线完成后在立杆位置放通长脚手板或50*100木方以防止立杆破坏栓表面,然后将碗扌II件立杆、横杆顺序搭设,立杆顶端设可调顶托,斜屋面部分下加设八字斜撑,斜撑隔排布置,间距1800o3.3主次龙骨:主龙骨、次龙骨均采用100*100木方。龙骨安放前,斜面部分纵横方向拉通线确定标高和坡度,根据通线将可调顶托调节至适当高度。顺次安放主次龙骨,主

3、次龙骨交接处加设调节木楔,木楔加设呈梅屁形,隔排(行)布置,间距1800o3.4面板:选用12mm厚竹胶板,采取硬拼的方式,保证表而平整,接缝严密。3.5材料要求:100*100木方,长度4米,表面平整,截面尺寸误差5mm以内;12mm厚竹胶板;碗扣件支撑,横杆尺寸1200、2400,立杆尺寸900;600长可调顶托;短钢管,长度2.5米〜4米;十字卡等。4、钢筋施工4.1丿施工流程铺放南北向下铁一铺放东西向下铁一铺设空心板肋骨架钢筋一穿预应力筋一铺放波纹管->铺放南北向上铁一铺放东西向上铁->支端模隐检验收一浇筑他一张拉预应力筋一预应力筋端部处理4.2技术要

4、求:绑筋前在模板上根据钢筋间距弹线或拉线控制,绑筋时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起步筋距梁、柱间距50mm,板上层钢筋搭接位置在跨中1/3处,下层钢筋的搭接位置在支座1/3处,搭接长度至少满足35d,且应满足从任意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1.3倍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板筋锚固端在两侧梁内,锚固端伸过梁中至少50mm,端头作弯钩,长度15d。绑扎搭接长度范围内至少保证3个绑扣,绑扎用顺扣或八字扣,绑扣冲里,且双向板相交点全部绑扎。5、预应力施工5.1波纹管的运输及安放:绑筋前在模板上放线,定位波纹管起步管和管中位置,按

5、耍求波纹管端头距梁(柱)外皮500mm,剖面如下图所示。经计算本工程使用的波纹管长度共四种,如下表所示,为便于运输和施工,14.7米和14.6米长的波纹管均等分成两段运输,施工时每段波纹管两端均用堵塞塞紧,连接处用胶带缠紧。波纹管[T)寸长度组成数量14.7米7.35米*230根14.6米7.3米*2138根6.35米/2根6.3米/2根5.2预应力筋施工:预应力筋严格按丿施工图纸铺放,铺放过程屮平、剖面位置应定位准确。预应力筋共4束,双向布置,张拉端设在两个方向,每方向两束,分别设在5轴和7轴梁侧面。为不妨碍其他部位施工,张拉端均采用内埋式。预应力筋的位置宜

6、保持顺直,张拉端和锚固端各安装一个螺旋筋,螺旋筋耍紧靠承压板和锚板。张拉端的承压板要有可靠固定,并保持张拉作用线与承压板垂直。无粘结筋外皮破损处要及时用胶带缠补好。6、碇施工6.1浇筑安排:预应力圆孔板标高9.100〜18.600,计划分三次进行磴浇筑,具体安排如下:第一步:标高9.100〜11.300部分,与三层一段顶板一起浇筑,采用塔吊输送。第二步:标高11.300〜14.900部分,与四层一•段顶板一起浇筑,采用地泵+布料杆和塔吊同步进行。第三步:标高17.500〜18.600部分,与五层一段顶板一起浇筑,采用地泵+布料杆。18.60017.50014.

7、900【2泗900050009000©©©浇筑路线V,11.300/7.700预应力圆孔板浇筑顺序图6.2布灰:斜屋面浇筑时布灰速度不宜过快,应分阶段布灰,阶段布灰高度不应超过1.5米,阶段之间应根据栓凝结情况设置间歇时间,一般1.5小时左右。6.3振捣:振捣时插点布置成行移动,移动间距不得人于370mmo振捣时做到快插慢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波纹管等。混凝土表面用平板振捣器,移动时成排依次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之间相互搭接5cm,防止漏振。振捣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度,既要保证振捣密实,又要避免过振造成漏浆跑浆。6.4找平、压光:浇筑前沿斜板方向

8、拉通线,作为斜板表面的控制线。在起坡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