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冲击钻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ID:42751681

大小:127.19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20

冲击钻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1页
冲击钻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2页
冲击钻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3页
冲击钻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4页
冲击钻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冲击钻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冲击钻投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冲击钻项目背景相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偏向技术性的制造业发展规划。相对于国际上的“工业4.0”(也称“4.0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立足中国当下工业基础和发展水平的发展规划。但是,实际上,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当然不是纯技术上的,其目标当然也不限于中国当下工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排序。实现中国制造2025,意味着中国跻身世界制造业强国之列。而所谓制造业强国,“就是几乎在每一个行业里都至少有一个中国企业能占据高端地位,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产品定价权和行业

2、话语权”。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冲击钻生产制造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惠州某某有限公司。项目战略合作单位:某某集团、某某研究机构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惠州某工业园。(二)项目建设地概况惠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之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等2区3县,并设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

3、术产业开发区,属珠三角经济区。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一直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誉。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从唐到清末1000多年间,有43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或履临惠州,留下了96处遗址和2100多件文物。孕育了叶挺、廖仲恺、邓演达、叶亚来等杰出人士;惠州是中国近代抗争史的前沿阵地,曾建立华南抗日战争的主力部队一东江纵队。2013年7月1日,舷

4、号为596号惠州舰入列驻港部队。2015年12月10日,在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举办的第五届香港论坛上,惠州连续第6次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4次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第3次荣获“中国最美丽城市”等称号。2016年4月25日,《第一财经周刊》发布了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排名榜单,惠州被定义为二线城市。2016年5月,惠州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第四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同年,惠州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惠州某工业园建设。(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

5、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52619.63平方米(折合约78.89亩),净用地面积52619.63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78.89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冲击钻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冲击钻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7.90%,建筑容积率1.5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31%,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5.90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

6、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中国制造2025兼顾处理好纵向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和横向的功能性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对于政策主体而言,既要针对特定产品或服务、特定行业或领域、特定技术路线、特定地区、特定产业链、特定机构和特定企业来制定实施纵向的选择性产业政策,更要针对创新激励、人才培育、知识产权、信息基础设施、公平竞争、完善投资环境、信息与数据安全、协同网络与联盟等而制定实施横向的功能性产业政策。(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

7、。信息革命进程持续快速演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经济繁荣程度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增材制造(3D打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超材料与纳米材料等领域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传统工业体系分化变革,将重塑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基因组学及其关联技术迅猛发展,精准医学、生物合成、工业化育种等新模式加快演进推广,生物新经济有望引领人类生产生活迈入新天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大潮,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规模持续拓展,新能源革命正在改变现有国际资源能源版图。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设计

8、服务深度融合,数字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促进优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兴起。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引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重构,全球创新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三)经济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要有新考量。中高速增长、中高端水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