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ID:42780295

大小:29.5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1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法律问题及其对策_第1页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法律问题及其对策_第2页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法律问题及其对策_第3页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法律问题及其对策_第4页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法律问题及其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法律问题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法律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劳动保障监察是国家对劳动关系进行法律调整与干预的重要手段,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纳。木文从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发展现状以及实行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必要性入手进行研究,针对劳动监察制度发展面临的制度性障碍,进而提出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路径设计。关键词劳动监察执法裁量基准作者简介:申广辉,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经济法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中图分类号:D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261-02“无救济即无权利”。健全合理的法

2、律救济机制是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的重耍保障。劳动保障监察制度作为劳动者权益得以救济的重耍途径,指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止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劳动保障监察是国家对劳动关系进行法律调整与干预的重要手段,是政府提供公共监管服务的重要内容,其作为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手段,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纳。2004年《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进入一个历史发展的新进展。与之相配套,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

3、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劳动监察员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劳动监察工作的通知》、《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來,随着我国劳动保障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制度亦取得了•定进展。一、实行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必要性分析(-)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是应对劳动关系n益复杂多样的必然要求。在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力量对比不均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比,处于弱势地位。有些用人单位表现出强烈的利益追求,片面追求

4、利润,置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者合法权益于不顾,随意违反法律、法规,更有些用人单位通过克扣劳动者工资、偷逃社会保障费等方式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目的。相比其他调整劳动市场秩序的手段,劳动监察部门通过行政执法处理劳动争议更具优势,简要叙述优势何在,比如效率高,更直接,更权威性。(二)有利于建立和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近年来,尽管劳动关系领域在立法层面有显著的进步,劳动法律体系已初具规模,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拖欠农民工工资,未成年工等问题依然大量存在。许多劳动纠纷未通过法治途径得到及时解决而诉诸于暴力解决

5、,酿成血案,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将劳动领域的就业、安全等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将有利于减少劳动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二、劳动监察制度发展面临的困境面对劳动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尽管我国劳动监察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不能够满足处理劳动纠纷的需求。劳动监察制度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存在的问题《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属于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其效力位阶低于宪法、法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有些内容制约了劳动保障监察

6、制度作用的发挥。其一,《条例》中有关监察处理决定的执行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劳动监察部门在执法时主要可以运用警告、责令改正、罚款等手段。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及《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监察执法机关都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责令改正”。即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用人单位作出要求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停止违法行为的行政决定。“责令改正”的具体适用情形很多,如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侵害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

7、劳动关系却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然而,遗憾的是,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并未被赋予以查封物品、冻结账户、没收违法所得等强制执行权,导致其在案件调查取证中面临许多困难,无法及时有效地制止侵权违法行为。(二)自由裁量权幅度过大行政自由裁量权有利于实现个案正义,但是自由裁量权过人将导致行政执法人员滥用权力,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因此,必须对行政自山裁量权进行控制。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裁量权幅度过大,例如第30条规定:如果出现无理抗拒、阻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不按照

8、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要求报送书面材料,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拒不履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2000元是罚款的下限,而上限是2万元。过大的自山裁量权幅度将为行政执法人员考虑不相关因素,不公止执法提供空间。(三)劳动监察执法行为存在问题某些地方政府错误的认为劳动保障监察制度会干扰企业正常牛产经营,从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自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