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第七章流域产汇流计算

工程水文学第七章流域产汇流计算

ID:42785347

大小:3.37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9-22

工程水文学第七章流域产汇流计算_第1页
工程水文学第七章流域产汇流计算_第2页
工程水文学第七章流域产汇流计算_第3页
工程水文学第七章流域产汇流计算_第4页
工程水文学第七章流域产汇流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水文学第七章流域产汇流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流域产汇流计算降雨P净雨R洪水Q(t)产流计算汇流计算产汇流计算@COPYRIGHT扬大陈平第一节降雨径流要素计算一、次洪径流量计算一次洪水流量过程地面径流表层流径流地下径流前期洪水未退完的部分水量非本次降雨补给的深层地下径流本次洪水形成割除@COPYRIGHT扬大陈平AEGBCHIDt(h)Q(m3/s)F深层地下径流(基流)前期洪水未退完的部分本次降雨形成的径流过程@COPYRIGHT扬大陈平AEGBCHIDt(h)Q(m3/s)深层地下径流(基流)前期洪水未退完的部分本次降雨形成的径流过程FC’D’C′D′D的面积与AEF大约相等,ABCDFA≈ABCC′

2、D′FEA1、次洪径流量的计算黄色的面积(ABCDFA):@COPYRIGHT扬大陈平2、水源的划分——斜线分割法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直接径流本次洪水的径流过程上面从洪水过程中割除了基流和前期洪水的退水部分,得到本次洪水的径流过程。(1)退水天数分割@COPYRIGHT扬大陈平Bt(h)Q(m3/s)本次降雨形成的径流过程直接径流地下径流N天深层地下径流(基流)ACD0@COPYRIGHT扬大陈平(2)退水曲线分割t(h)Q(m3/s)01)流域退水曲线的制作取众多退水曲线的下包线采用透明坐标纸@COPYRIGHT扬大陈平Bt(h)Q(m3/s)本次降雨形成的径流过

3、程直接径流地下径流深层地下径流(基流)ACD0@COPYRIGHT扬大陈平二、前期影响雨量(Pa)1、定义:降雨开始时,流域土壤的干湿程度(即土壤的含水量大小),即前期影响雨量Pa。3、作用:是影响降雨形成径流过程的一个主要因素。降雨开始前,土壤中的水份越多,下渗进土壤中的水分就少,产流量就越大。2、表示:前期影响雨量(Pa),单位:mm。土壤包气带土壤孔隙含水Pa@COPYRIGHT扬大陈平4、前期影响雨量Pa的计算(2)如果第t日内有降雨Pt,但未产流,则:(3)如果第t日内有降雨Pt并产生径流Rt,则:注意:Pa≤Im,若计算出Pa>Im,则取Pa=Im。(1)

4、如果第t日内无降雨,则:K——土壤含水量消退系数@COPYRIGHT扬大陈平(1)流域最大蓄水量Im——流域蓄水容量湿润地区:Im=80~120mm。5、流域最大蓄水量Im和消退系数K(2)起始Pa值确定连续多日无雨时,Pa=0;连续多日大雨后,Pa=Im@COPYRIGHT扬大陈平(2)消退系数K故又求得:一般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假定t日E与Pa成直线关系,如图。EPa0ImPa,tEtEm(3)Pa计算示意@COPYRIGHT扬大陈平K6=1-5.6/100=0.944Pa=0.944*(100+14.7)=108.3>WM(100)Pa=0.944*100=9

5、4.4K7=1-6.8/100=0.932Pa=0.932*89.1=83.0Pa=0.932*83.0=77.4Pa=0.932*(77.4+20.2=90.9@COPYRIGHT扬大陈平第二节产流计算一、产流模型1、蓄满产流:湿润地区,雨量充沛,地下水位较高,植被较好,包气带较薄,土壤缺水很容易被一次降水所充满,多余降水产生径流的产流模式。土壤包气带PaIm前期影响雨量缺水量数学模型:R=P-(Im-Pa)@COPYRIGHT扬大陈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埋藏很深,流域的包气带很厚,缺水量大。不可能蓄满。2、超渗产流:只有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时才产生地面径流,

6、这种产流方式称为超渗产流。产流情况:当当当@COPYRIGHT扬大陈平初渗阶段,降雨全部损失,不产流。i0f,产流Ri

7、流相关图(P~Pa~R三参数相关)2)Pa相同时,P越大,损失相对于P越小,径流系数越大,P~R线的坡度随P的增大而减缓,但不应小于45°。Pa增大在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最常用的是P~Pa~R相关图两时段降雨:P1=49mmP2=81mm降雨开始时:Pa=60mm由P1=49mm,查得R1=20.0mm。(49mm)由P1+P2=130mm,查得R1+R2=80.0mm。(130mm)则第二时段净雨为R2=80-20=60mm3、降雨径流相关图的查用R1R2@COPYRIGHT扬大陈平查图方法:同一场暴雨要累加着查,查出的值累减。降雨开始时:Pa=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