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说课稿

《我的童年》说课稿

ID:42824851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我的童年》说课稿_第1页
《我的童年》说课稿_第2页
《我的童年》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的童年》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的童年》说课稿尊敬的同行们:你们好。我是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浮山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徐春先,我参加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我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学语文,乐于学语文。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童年》,它是2001年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的一篇自读课文。下面,我从教材、学情、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教学思路。一、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我的童年》是一则记叙文,被编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即“人生轨迹”单元中,按照单元提示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该文体会

2、并探究文中的思想感情及人文精神,从而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建塑健全的人格。《我的童年》是2001年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它们或追忆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示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人文内涵深厚丰富,艺术表达各有特色。《我的童年》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的一篇回忆散文。是一篇充满回忆性的叙事性作品,内容充实,意蕴丰富,感情充沛,易理解。他的“我的童年”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学习本文,继续

3、加强叙事性作品的阅读,让学生读有所感,学有所悟,在读中联系个人的人生、生活体验。揣摩叙事语言,养成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的能力和习惯。并且帮助学生能够拓展视野、联系背景,力求进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将名人、伟人的间接经验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加深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本文语言平实朴素。叙述真切,历历在目,在平实的叙事中表现出真切的感情,这些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们今天面临的生活再也不会像季羡林先生那样艰苦,但我们要学习他面对艰难困苦时的的乐观态度。他从艰难的人生经历中获得精神营养、在艰苦的生活中不断成长的经历等将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学习了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童年对于人生的

4、意义。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学生对人生的价值观不明确,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不成熟。通过学习名人的人生道路历程和奋斗体会,联系自己,思索、感悟人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课文深厚的人文内涵决定了本单元阅读教学的目标首先应定位于学生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必须对课文内容和思想进行整体把握,从“精神的人”这一层面去把握人物的人生轨迹,理解他们的人生追求。相对于本单元课文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深广的社会历史背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极其有限也十分稚嫩的,本课所写的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因此有效的课前资料搜寻与课外阅读准备是本单元课堂教学成功的提前。宜布置学生广泛搜

5、集作者、作品的相关材料,教师也应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下足功夫,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指定一定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积累。学生课前到图书馆、上网或访问老人等形式查找那个时代的情况,了解了一些介绍关于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的苦难生活的文章、图片、影片片段,以加深对本课所展示的生活景况的理解,借以去想象那个时代人们的物资生活、精神生活、学习生活,进而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大部分学生查找资料的热情高,能积极主动的查阅资料。本课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因此学生读起来比较有兴趣。课堂上学生能与老师互动,上课发言认真、积极,思维活跃。但部分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有点小,以后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三、重

6、难点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生疏、溺爱、肃然起敬、孤苦伶仃、家徒四壁、浑浑噩噩”等词语。弄清重点句子“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的意思。2、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冰糖葫芦式串联全文的写作技法。3、体会本文表达的情感。在对季老苦难童年悲哀的同时,要正视眼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居安思危,感恩图报。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掌握冰糖葫芦式串联全文的写作技法。四、教学方法教法: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我选择了导读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7、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读有所感,学有所悟,并在读中联系个人的人生、生活体验。帮助学生能够拓展视野、联系背景,力求进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将名人、伟人的间接经验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加深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帮助学生学习文章在平实的叙事中表现出真切的感情的写法,帮助学生认识我们今天面临的生活再也不会像季羡林先生那样艰苦,但我们要学习他面对艰难困苦时的的乐观态度。他从艰难的人生经历中获得精神营养、在艰苦的生活中不断成长的经历等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