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高尔基

《海燕》高尔基

ID:42826312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2

《海燕》高尔基_第1页
《海燕》高尔基_第2页
《海燕》高尔基_第3页
《海燕》高尔基_第4页
《海燕》高尔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燕》高尔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海燕》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写于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作者创造出“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学习本文,我们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揣摩品味抒情诗的语言,学习文中象征、对比、烘托等手法的运用,把握海燕的形象,领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二、学情分析本人所任教班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

2、习和训练后,已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对于像本文这样有深厚意蕴的散文诗,学习时则容易出现“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的现象。好在我班大部分学生已养成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深入思考的习惯。因此在教学时要考虑让学生多读多思,重视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多运用探究的方法去理解本文的内涵。三、教学目标《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三条:知识目标: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感

3、知海燕的形象。能力目标: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象征意义,理解环境描写及对比手法的作用。情感目标:学习海燕不怕困难,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四、教学重难点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文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本文典型的写作技巧。2、难点:象征手法的运用;结合实际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五、教学准备根据本课教材篇幅较长,难度大的特点应指导学生提前预习。了解课文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加以点评,圈划出难点和疑点。老师根据

4、学生情况和教材难度认真备课,准备课件,为上课服务。并提前预想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准备应答。六、教学过程本文共设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躲去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去感受高尔基给我们带来的生命之最强音。1、交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屏幕出示)2、了解作者(屏幕出示)高尔基(1868—1936年),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

5、三部曲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二、整体感知(一)听课文朗读1、请你在听读中把握本文的朗读语调(包括朗读的停顿、快慢、轻重和语气)2、标清段落、生字。听读结束后屏幕上出示生字,学生注音后教师强调字的写法,学生巩固。3、听完朗读,你有何感受?生自由交流,老师由此加以指导,引出读本文应用的语调:以激昂为主,4、5、6段应低缓些。(二)自由朗读,注意朗读的重音、节奏、语调、语气。同时思考问题: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划出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一、(1——6)暴风雨将要来临。二、(

6、7——12)暴风雨逼近之时。三、(13——末)暴风雨即将来临。三、深入探究1、海燕在暴风雨来临前有何表现?读课文划出描写海燕的句子,如果让你在“海燕”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词语,你认为应该是什么?请以“()的海燕”的形式回答。从中看出海燕怎样的精神?老师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海燕的形象,同时板书。四、小结生看课本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提出疑问。五、作业A、《伴你学》“自主学习”部分。B、继续朗读课文。六、板书设计海燕高尔基一、(1——6)暴风雨将要来临。勇敢坚强、不畏艰难二、(7——12)暴风雨逼近之时。勇于献身

7、、自信乐观三、(13——末)暴风雨即将来第二课时一、导入海燕是一种怎样的形象?作者除了塑造海燕的形象外,还写了哪些海鸟?二、深入探究2、把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词语找出来,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作者本意是想赞美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企鹅?明确:呻吟、飞窜、恐惧、掩藏;呻吟、吓坏;胆怯、躲藏。共同特点是:害怕暴风雨,逃避暴风雨作用: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海燕勇敢无畏、乐观自信、藐视困难、勇于战斗的伟大精神。3、在文中还有一种描写内容不是直接写海燕,但对海燕的形象起到烘托丰富的作用,请指出。明

8、确:环境描写。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小结:确实,本文就是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来突出、丰富主体对象海燕的形象,比如对比、烘托等。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技巧。4、交代本文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象征意义。时代背景:二十世纪初,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而反动的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利用其可利用的帮凶对群众革命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反动势力十分猖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