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

ID:42828644

大小:29.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1

《醉翁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1页
《醉翁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2页
《醉翁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3页
《醉翁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4页
《醉翁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醉翁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龙山中学邵素芝复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2.识记文学常识、理解文章主题。3.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二、过程与方法:1深入体会作者宽阔的胸襟和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2.能够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两位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与民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复习重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2.培养学生对重点文言语句的理解赏析能力。3.阅读并理解课外文言文。学习过程:一、引入本课学习。二、课前作业:中考考点梳理:(下发试卷,让学生独立完成,

2、不会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三)一词多义:(四)词类活用:(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1、第二段中作者按什么顺序描绘了狼牙山的景色?2、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3、全文贯穿一个“乐”字,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三、课中学案:一)、段意和中心思想。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5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写山间早晚景色的句子是:写四时之景的句子是:)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勾勒四幅图:滁人游、

3、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中心思想: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二)、本文的构思如下:(用多媒体展示课件)(1)、先交待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与命名由来。①亭的环境: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由远及近)②命名由来:作亭者→命名者→命名之意→山水之乐(2)、再观赏醉翁亭朝暮、四时之景的无穷乐趣。①景:朝→暮;变化无穷;春→冬,景色各异。②赏景:朝往暮归,其乐无穷。③描述太守与滁人、众宾游山同乐的情景和乐趣。(3)、绘“与民同乐图”滁人游:兴高采烈,生活富足;太守宴:众人动手,就地取材;众宾欢:投壶下棋,觥

4、筹交错;太守醉:与民同乐,心满意足。(4)、最终收束全文,点明主旨①归时景象:太守归→禽鸟乐(山间夕照全景)三)、教师总结文章主旨点明主旨: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醉”“乐”统一)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以思想感情——一个“乐”字贯穿全文。这篇课文,抓住“乐”这条主线,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四)、合作探究:课外阅读,回答问题(2017年预测)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

5、数十尺,蜿蜒如大螈。其上有鸟,黑如鸲鹆,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5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篁筱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磨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1.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2.解释下列词语。(1)

6、有蹊介然,仅可步步:(2)且暮,皆宿且:(3)如适在人上适:3.下列句子中的“其”与例句中的“其”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其上有鸟A、颓然乎其间者B、问其姓氏,是金陵人C、其真不知马也D、不可知其源4.翻译下列句子(1)既坐,山风飒然而至。(2)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5.同是写景,本文与《醉翁亭记》所绘之景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两文所描绘的景物,蕴含的感情有什么不同?6.阅读以下片段,概括说明其与上文在写景方法上的异同之处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7、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堂小结(随机)5作业:阅读课外读文,回答问题:(陶)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疏接远,门无停客。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光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①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