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4课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4课课件

ID:42837283

大小:2.37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9-23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4课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4课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4课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4课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4课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4课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的斗争1、西汉前期的分权集权(1)汉高祖巩固政权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课堂设问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他分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后不过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西汉前期形势图(2)汉景帝平息叛乱1、西汉前期的分权集权(1)汉高祖巩固政权课堂设问汉惠帝以后

2、,诸侯王羽翼日渐丰满,国势日盛,逐渐尾大不掉,“不听天子诏”,觊觎帝位。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诸侯王开始发动叛乱,对中央造成了严重威胁。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西汉的有识之士都提出了怎样的建议?晁错与主父偃“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主父偃:“推恩令”主父偃“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汉景帝刘启太尉周亚夫景帝平叛公元前154年,景帝采纳晁错建议着手削藩,结果七个诸侯国发动

3、叛乱。景帝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军,以轻兵断绝叛军粮道,三个月后平定叛乱。(3)汉武帝加强皇权(2)汉景帝平息叛乱1、西汉前期的分权集权(1)汉高祖巩固政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同时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各设刺史一名,巡行郡县,“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负责监察地方。2、唐中叶后的割据分裂(1)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尽管唐朝大

4、将郭子仪、李光弼最后平定了叛乱,但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在唐朝后期一百五十年里,河北三镇的五十七个节度使中,真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四人。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三镇,各占一方,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就是藩镇割据的结果。(2)五代十国的形成2、唐中叶后的割据分裂(1)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课堂设问你知道五代十国是哪五代?哪十国吗?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个后。十国:南平吴越吴,南唐闽和楚,还有南北汉,再加前后蜀。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陈桥驿

5、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及系马的老槐树。(2)杯酒释兵权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课堂设问赵匡胤即皇帝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在中央: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牵制;三分宰相权,财政属三司。在地方:州郡属中央,设通判监视;文臣任知州,财赋运京师。度支盐铁户部宰相枢密院(三衙)侍卫马军司殿前司侍卫步军司皇帝财政行政军事(三司)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2)杯酒释兵权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3)“三冗”积重难返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6、,有哪些利与弊?课堂设问利: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弊:①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②机构臃肿,形成“冗官”,效率低下;③军制紊乱,形成“冗兵”,战斗力衰退;④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加重了人民负担。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的斗争二、皇权的不断加强1、明初废丞相,设内阁皇帝殿阁厂卫五军都督府吏户礼兵刑工全国军队课堂设问你能从这幅图示中得出什么结论?它说明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于被废除了,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参考答案时期

7、名称职权特点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明中期以后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明朝内阁设立的过程什么叫“票拟”?什么是“批红”?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课堂设问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明成祖朱棣文渊阁清代皇帝的批红康熙御笔康熙帝1、明初废丞相,设内阁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军机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年间设置,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8、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废止,内阁也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但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清朝军机处上图:隆宗门内军机处右上图:军机处内景右图:军机处的位置清朝军机处从秦到清六个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相权的削弱展现了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由于清代的军机处虽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