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点【儿科学】第十二单元

执业医师考点【儿科学】第十二单元

ID:42844631

大小:11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3

执业医师考点【儿科学】第十二单元_第1页
执业医师考点【儿科学】第十二单元_第2页
执业医师考点【儿科学】第十二单元_第3页
执业医师考点【儿科学】第十二单元_第4页
执业医师考点【儿科学】第十二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考点【儿科学】第十二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胎儿血液环及出生后的改变   (一)胎儿正常血液循环特点    考试的重点   1.胎儿的营养与气体交换是通过胎盘与脐血管来完成的。   2.只有体循环,几乎无肺循环。   3.胎儿体内绝大部分是混合血(肝脏是纯动脉血供应)。   4.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是胎儿血液循环中的特殊通道。5.胎儿时期肝血的含氧量最高,心、脑、上肢次之,而下半身血的含氧量最低。 17.关于胎儿正常血液循环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2006) A.营养与气体交换通过胎盘与脐血管完成 B.只有体循环,几乎无肺循环 C.体内绝

2、大部分是动脉血 D.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是特殊通道 E.肝血含氧量最高 (二)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1.脐血管 出生脐带结扎后即血流停止而废用,脐胎循环改为肺循环,脐静脉变成肝圆韧带,脐动脉变成膀胱脐韧带。   2.卵圆孔 由于呼吸建立、肺扩张,肺循环压力降低,从右心室流入肺血增多,而肺静脉流入左心房的血亦增多,左心房压力增高,当超过右心房时,即卵圆孔在功能上关闭,至生后5~7个月解剖上关闭。   3.动脉导管 生后由于肺循环压力降低和体循环压力升高,流经动脉导管的血流逐渐减少,最后停止,形成功能上关闭。另外,因血氧增高或缓激肽的释放使动脉导管平滑肌收缩,导

3、管逐渐闭塞。解剖上关闭时间80%在生后3个月内,95%在生后l年内。若l岁后仍未闭,即认为畸形存在。   二、小儿心脏、血管、心率、血压特点   (一)心脏   1.心脏的容积 四个心腔的容积出生时为20~22ml,至l岁时达2倍,2岁半时增加到3倍,7岁时增至5倍(100~110ml),以后增长相当缓慢,20岁左右时为240~250ml。   2.心脏的位置 <2岁时为横位,随着年龄的增长,站立行走、胸廓和肺的发育及横膈的下降,心脏逐渐转为斜位。   3.心室的增长心脏与体重平行增长,但左右心室增长不平衡。胎儿期因右心室负荷大,故出生新生儿右室壁较厚,4~5mm,

4、几乎与左心室相等。出生后左心室负荷增加,左心室迅速发育,至6岁时室壁的厚度达lOmm(约新生儿时的2倍),而此时右心室壁的厚度不及6mm,15岁时左心室壁的厚度增至出生时的2.5倍。   (二)血管小儿脉相对比成人粗。动、静脉内径之比在新生儿为l:l,成人为l:2。l0岁以前肺动脉较粗,直径较主动脉宽,到青春期主动脉直径超过肺动脉。婴儿期肺、肾、肠及皮肤的毛细血管不仅相对的、而且绝对地比成人粗大,因此这些器官供血良好,对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有良好作用。   (三)心率小儿心脏神经以交感神经占优势,迷走神经兴奋性低,且心排出量有限,为满足生长发育及旺盛的新陈代谢,只有增

5、加心率来提高排出量,故小儿心率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新生儿每分钟l20~140次,l岁以内每分钟ll0~130次,2~3岁每分钟l00~120次,4~7岁每分钟80~100次,8~l4岁每分钟70~90次。(四)血压 ①动脉血压;动脉血压的高低取决于心排出量及外周血管的阻力,婴幼儿心排出量较少,外周血管口径相对较粗,动脉壁柔软,动脉血压较低,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推算公式:收缩压=(年龄×2)+80mmHg(新生儿收缩压平均70mmHg),舒张压=收缩压的2/3。收缩压高于或低于此标准20mmHG可考虑为高血压或低血压;②静脉血压;静脉压的高低与心排出

6、能力、血管的功能及循环血容量有关。学龄前儿童静脉压为40mmH20左右,学龄儿童约为60mmH20。 【助理】26.2岁以上小儿的收缩血压计算公式为(2006)     A.年龄2+80mmHg B.年龄2+70mmHg C.年龄3+70mmHg    D.年龄5+70mmHg E.年龄5+80mmHg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概论   一、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临床根据左右两侧心腔及大血管之间有无特殊的通道及血液分流的方向分为三大类(表l2—12—1):    (一)左向右分流型(潜在紫型)。正常时由于体循环压力高于肺循环,左心的压力高于右心

7、,故血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肺循环压力超过体循环时,右心的压力超过左心时,出现右向左分流而出现青紫。一时性的肺动脉高压出现暂时性的青紫,梗阻性的肺动脉高压则永久性青紫。常见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助理】9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心病是(2001)A动脉导管未闭B肺动脉狭窄C主动脉缩窄D右位心E大血管错位 (二)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 因某些原因使右心的压力超过左心,使血流经常从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持续性青紫。此型常见的有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血管错位等。 【助理】18.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属青紫型的是 (2006) A.室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