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立项书面材料

课题立项书面材料

ID:42849319

大小:3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2

课题立项书面材料_第1页
课题立项书面材料_第2页
课题立项书面材料_第3页
课题立项书面材料_第4页
课题立项书面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题立项书面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甘肃省〃十三五〃课题立项培训报告主讲:刘永寿四坝镇九年制学校一、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的意义:1•为了自己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做课题尽肯能选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内容和教授的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一遍教学一遍反思,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扎实、有系统性。2•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有许多老师教学一辈子只知道写教案,照本宣科,而教学成绩也是很一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就是因为没有反思、总结、深挖教材的习惯,而有些老师在教学中都有写教学反思和心得体会的习惯,当一轮课程教授完后,就会心中有数有了自己对教材的取舍和把握,把自己在教学活动和对教材的处理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意见书写出

2、来,就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再赋以理论支撑就会有课题成果产生。3•为了生命质量的提高:一名教师教学几十年最后回首自己的教学生涯时,看到的是几本本教案时,我想心中充满的是悲哀和失望,文化人就要用文化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不虚此行,耍用自己的智慧来提升自身的含金量,赢得社会对自己的尊重。4.消除职业倦怠思想:有许多老师看到晋升职称无望或晋升了中级职称后就觉得这一辈子值了,可以抱着混日子的想法教学了,其实30-50岁正是我们学习的最佳时机,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沉淀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只耍心中有新的理想有新的追求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觉得当教师是一件光荣的事情。5•教

3、师、学生均受益:教师只有在做课题时才会发现口己的理论落后、方法单一陈旧,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之中才可以发现有更好的方法指导教学,同时达到教与学共同提高。二: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的误区:1•题目过大(超出自己的职业定位和权限):用非常形象的一句话“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做课题最主要的是选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该教师做的就教师做,不耍操校长的心,该是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问题,不需要你去关注。2•研究不规范(1)格式的不规范(2)开题报告、阶段性报告、结题报告的不规范,这些不规范只有在一次次的学习中才能达到规范,3•内容空泛:西安市教科所贾玲老师说:做课题最忌

4、讳走的太远迷失了冋去的路,有些人一开始觉得没写的,结果参考了许多文献资料后又觉得这也好那也好,最后写了许多,不知道自己最终解决的啥问题了?4•没时间做或不想做课题(时间是挤出来的)许多老师都说没时间或不会做课题,等你有时间时,别人都超过你一大截了,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成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踩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能说今天心血来潮就做课题,明天没时间就不做了。每天都要静静的想想该做些啥,想到就要随时记载下来,不要一遍想一遍丢弃了。三、专家期待看到什么样的课题申报书?(一)题目(1)题目要简明扼要(2)题目要有概念、问题、目的和方法(二)文献综述(三)

5、研究目的:要借用文献综述中的内容明确完成什么,解决什么,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四)研究内容:(1)内容有可操作性(2)内容为教学服务(五)行动计划(1)他人分享(2)不断完善纠正(3)有可行性(六)研究思路:先研究什么?再研究什么?最后解决什么?(七)研究创新: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发现了什么?要剔除什么?最终提出你的解决办法和达到的目的1.文献综述必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1)来源:中国知网、四北师大文献库(2)类型:著作和期刊(越新的越接近事实)(3)分类:评论要一分为二,客观公止的评述,有缺点和局限性时要在自己的课题中发挥和弥补。(4)M二著作、D二

6、学术论文、J二期刊论文四、中小学教师该怎样做课题?1•研究范围局部化、2.内容具体化1•方式简易化2•周期短期化具体:(1)真:真问题、真行动、真发展(2)实:为教学和实践服务(3)小:切口小、研究具体问题(4)活:有一定的自主空间五、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1•发现问题2•查阅文献资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文章多浏览,一分为二的看待,提前着手搜集素材)1.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自己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4•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出来,用一定的理论支持,形成结题报告。5研究的过程和结论以论文的形式推广运用。六、课题从何而选?1•切口小,见效快的问题中选(学生作业)2.教

7、学中的难点(概念教学、运算能力、阅读等)3.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选4•从教育教学的热点中选取(小规模办学、问题学生)4.学科交叉和整合方面选取七、课题结题目录1・研究基本材料2•立项申请书3.课题方案4•阶段报告5.结题申请表6.课题管理记录卡5.课题研究评价表&结题报告二O—八年八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