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文言文期末复习测验及答案

初二文言文期末复习测验及答案

ID:42855121

大小:14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2

初二文言文期末复习测验及答案_第1页
初二文言文期末复习测验及答案_第2页
初二文言文期末复习测验及答案_第3页
初二文言文期末复习测验及答案_第4页
初二文言文期末复习测验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二文言文期末复习测验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二文言文期末复习测验(一)《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欲穷()仿佛()若有光便舍()船,豁然()开朗欣然()规()往屋舍俨然()并()怡然()自乐有良田美池桑竹属()悉()如外人阡陌()交通()具()答之黄发垂髫()咸()来问讯乃()大惊皆()叹惋()才()通人便要()还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不足()为外人道()也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后

2、遂无问津()者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此人——为具言所闻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阡陌交通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无论魏晋D、设酒杀鸡作食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是()A便舍船B寻向所志C不足为外人道也屋舍俨然寻病终武陵人捕鱼为业D缘溪行E便扶向路F寻向所志便扶向路寻向所志处处志之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便要还家要言不烦B、咸来问讯咸淡适宜C、寻向所志志存高远D、无问津者指点迷津5.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3、缘溪行无缘无故B、落英缤纷英雄豪杰C、复前行死灰复燃D、欲穷其林一穷二白6.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交通工具B、屋舍俨然俨然成了绿洲C、鸡犬相闻闻风而动D、具答之别具一格7.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寻向所志寻病终B、便舍船退避三舍C、才通人精通业务D、不足外人道也微不足道三、翻译下列句子(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译文:(2)林尽水源。译文:(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文:(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译文:(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8)问今

4、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11)便扶向路,处处志之。9译文:(12)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译文:四、简答题1.依据课文第一、二段的描述,准确说出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2.结合第一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渔人为何“甚异之”?3.阅读课文第一、二段,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原因有哪些?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5.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6.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这样写的

5、目的是什么?7.在“问今是何世”之后,并为具体写出渔人的答话,请你根据文中相关的内容,说说当时渔人是怎样回答的?8.桃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9.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10.文中没有具体写渔人说的话,只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带过,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1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请你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渔人跟太守所讲的话都涉及了哪些内容?(二)《陋室铭》刘禹锡唐代文学家,诗人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有仙则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二、选择

6、题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有仙则名名列前茅B、惟吾德馨满院馨香C、有龙则灵心灵手巧D、无案牍之劳形形影不离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有仙则名不可名状B、谈笑有鸿儒鸿篇巨制C、可以调素琴风调雨顺D、无案牍之劳形劳苦功高三、翻译下列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孔子云:何陋之有?四、简答题1.《陋室铭》这篇文章,作者从、、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2.《陋室铭》中“”描写了陋室幽雅的自然环境;与陋室主人交往的是“”。为突出主旨而引用的一句话

7、是“”。3.《陋室铭》中作者为什么说“陋室”不“陋”?这样说是否前后矛盾?答:94.作者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还要提到著名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呢?答:(三)《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哲学家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并翻译画横线的句子。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