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

ID:42860813

大小:6.18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9-09-24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_第1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_第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_第3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_第4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虚词记得高考都考哪些文言虚词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总共18个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则 者 与 之一、【而】(1)连词①蟹六跪而二螯表示并列,相当于“并且”“又”“和”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表示承接,相当于“就”“接着”或不译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示转折,相当于“然而”“可是”“却”⑤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使”⑥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⑦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着”

2、、“地”等,或不译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表示目的的关系(2)通“尔”,用作代词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某所,而母立于兹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成“你”(3)动词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表比喻:如,如同(4)复音虚词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②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而后,相当于“才”,“方才”③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二、【乃】(1)代词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家祭无忘告乃翁用作第二人称,

3、常作定语,译为你(们)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们),不能作宾语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习。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2)动词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表判断,相当于“是”(3)副词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表承接或时间上的紧接。译为“才、就、便、即、于是”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表出乎意料之外,译为“竟(然)”“反而”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表时间间隔之长。才,再④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表范围。只,仅仅三、【以】(一)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法等今以实校之用愿以

4、十五城请易璧拿乃入见。问:“何以战?”凭余船以次俱进按照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用……的身份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③表示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④引进时间和处所,可译为“在”“从”果余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只有用在时间词前,才能译为“在”(二)“以”还可作连词,用法和“而”相同,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⑤表示对象,可译为“和”“跟”夫夷以近,而至者众,险以远,而至者少.(六)、复音虚词四、【于】介词,主要用法有:(1)介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到”“在”

5、“从”等。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到”“在”“从”等。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皆朝于齐.(3)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业精于勤荒于嬉。(4)介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为“和”“同”“跟”等。赵尝五战于秦.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6)介进事物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5)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向”。。(7)介

6、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8)复音虚词“于是”①放在句子开头,表示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和现代汉语的“于是”用法相同。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②放在主语之前或主语之后,作状语或补语,根据情况可译为“在这时”“在这件事上”“对此”“从此”等。于是相如前进缶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五、【因】,(一)介词。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4.通过

7、,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所借助的时机。可译为“趁着”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因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凭借(二)副词。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六、【之】(1)代词①我见相如,必辱之。

8、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表近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