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见病预防

夏季常见病预防

ID:42861859

大小:6.81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9-24

夏季常见病预防_第1页
夏季常见病预防_第2页
夏季常见病预防_第3页
夏季常见病预防_第4页
夏季常见病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夏季常见病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夏秋季常见病防治嘉兴市教育局嘉兴市健康教育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从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给别人。主要的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O157:H7等。有些肠道传染病传染的病变部位在肠道,可产生腹痛、腹泻等症状,如霍乱、痢疾等;还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变部位并不限于肠道,如肝炎是肝病变,脊髓灰质炎

2、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伤寒主要侵袭全身的网状内皮系统(肝、脾、淋巴等)。夏秋季为什么容易得肠道传染病?夏秋季气温高,适合病菌生长繁殖。条件适宜时,一个细菌经过一昼夜就能繁殖出几亿到几十亿个。剩饭剩菜保存不当,很容易受细菌污染而腐败变质;吃制作不卫生的食物和未经洗净消毒的瓜果,都很容易得肠道传染病。夏秋季气温高,身体要加强散热,皮肤血管经常处于扩张状态,胃肠血管相对收缩,流经胃肠道的血液减少,胃肠道的抵抗力相对减弱,病菌一旦随不洁的饮食进入胃肠道,就很容易使人得病。夏秋季为什么容易得肠道传染病?天气热,出汗多,喝水多,冲淡胃酸,减弱胃酸的杀

3、菌作用。喝生水更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夏秋季,苍蝇孳生,增加了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机会。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各种洪涝灾害增加了外环境被污染的机会。肠道传染病虽然种类不一,但有着相似的流行特征,其传染源是病人与带菌者,病原体(细菌或病毒)通过病人或带菌者的大便排出体外,可污染水源,还可借助于苍蝇、蟑螂等污染食物和用具。当健康人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后就可发病,病后又可能传染给他人,其流行特征可概括为“病从口入”。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切断传播途径,要搞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食物;灭苍蝇)。下面逐一进行讲解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肠道传染病的传

4、播途径1、经水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水源受到污染后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数钱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4、昆虫传播苍蝇、蟑螂等都能起到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

5、时间,甚至繁殖。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肠道传染病的共同临床表现肠道传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大多数肠道传染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要有爱心,懂得理解关怀常见肠道传染病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可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经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人和健康的带菌者是传染源。临床表现主要有无痛性剧烈腹泻、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脱水死亡。人感染霍乱后,潜伏期通常为1—2天。大多数病例起病急,多

6、为剧烈腹泻开始,然后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大多数无腹痛,少数有腹部饱胀感。每天腹泻次数至十多次或更多,少数甚至大便失禁,无法计数。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国际交往频繁,境内外、国内外人员流动多,所以要严格检疫,隔离病人,消毒污物、控制传染源,加强治疗,加强人群防疫意识。甲肝甲型肝炎(简称“甲肝”):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骤,早期有明显的乏力、不思饮食、恶心、厌油腻、右上腹肝区不适及隐痛等症状,约1周后,有些病人小便呈茶色,眼白(巩膜)及皮肤发黄(医学上称黄疸)。甲肝的潜伏期约15—45天。患了甲肝,主要靠休息和自身的恢复,切

7、不可乱用药物,如用药不当,反可加重肝脏的损害,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甲肝病人应及早卧床休息,要保持精神愉快,饮食要清淡,适当限制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菌痢的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菌痢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发。菌痢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起病急,高热伴发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典型病人大便每日10多次甚至数十次。严重的病人可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炎,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菌痢潜伏期大多为1—2天,短的数

8、小时,长的可达7日。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由伤寒、副伤寒甲、乙、丙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好发于夏秋季。伤寒潜伏期一般为3—42天,平均14天,病程3—4周。副伤寒临床表现与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