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隧道围岩不良地质的处理对策

浅谈公路隧道围岩不良地质的处理对策

ID:42872195

大小:44.2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公路隧道围岩不良地质的处理对策_第1页
浅谈公路隧道围岩不良地质的处理对策_第2页
浅谈公路隧道围岩不良地质的处理对策_第3页
浅谈公路隧道围岩不良地质的处理对策_第4页
浅谈公路隧道围岩不良地质的处理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公路隧道围岩不良地质的处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公路隧道围岩不良地质的处理对策摘要:本文针对隧道围岩不良地质情况下对应的处理措施作了总结,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关键词:隧道围岩,不良地质,处理对策随着高等级公路的普及,在崇山峻岭间,公路隧道的施工越来越多,隧道开挖的难度不断增加,隧道围岩施工不断出现不良地质情况,出现断层、崩塌、涌水等不良地质情况较多,种类繁杂,针对不同的不良地质情况,我们隧道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势必要制定不同的处理对策,笔者就施工实践,结合隧道围岩分类及其开挖稳定状态,对隧道围岩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同不良地质情况的处理措施作了总结。隧道岩分类及其开

2、挖稳定状态情况众所周知,公路隧道围岩分级将围岩分为六级,给出了各级围岩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结构特征和完整性等指标,并预测了隧道开挖后的稳定状态。见下表。表1公路隧道围岩分类级别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围岩开挖后的稳定状态主要工程地质条件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I硬质岩石(饱和抗压极限强度Rb>6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无软弱面(或夹层);层状岩层为厚层,层间结合良好呈巨块状整体结构围岩稳定、无坍塌,可能产少岩爆II硬质岩石(Rb>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较发育,有少量软弱面(或夹层)和贯通微张节

3、理,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中层或厚层,层间结合一般,很少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质岩石偶夹软质岩石呈大块状砌体结构暴露时间长,可能出现局部小坍塌;侧壁稳定;层间结合差的平缓岩层,顶板易塌落软质岩石(Rb~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层状岩层为厚层,层间结合良好呈巨块状整体结构III硬质岩石(Rb>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发育,有层伏软弱面(或夹层),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尚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薄层或中层,层间结合差,多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软质岩石互层呈块(石)碎(石)状镶嵌

4、结构拱部无支护时可产中小坍塌,则壁基本稳定,爆破振动过大易塌软质岩石(Rb=5以上~30MPu),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较发育;层状岩层为薄层、中层或厚层,层间结合一般呈大块状砌体结构IV硬质岩石(Rb(>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很严重,节理很发育,层状软弱面(或夹层)巳基本被破坏呈碎石状压碎结构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较大的坍塌;侧壁有时失去稳定软质岩石((Rb=5以上〜3.0助Pa),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发育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1.略具压密或成岩作用的粘性土及砂性土2.一般钙质、铁质胶结的碎、卵石土、

5、大块石土3.黄土(Q1,Q2)1.呈大块状压密结构2.呈巨块状整体结构3.呈巨块状整体结构V石质图岩位于挤压强烈的断裂带内,裂隙杂乱,呈石夹土或土夹石状呈角(砾)碎(石)状松散结构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侧壁经常小坍塌;浅埋时易出现地表下沉(陷)或坍至地表一般第四系的半干硬〜硬塑的粘性土及稍湿至潮湿的一般碎、卵石土、圆砾、角砾土及黄土(Q3、Q4)非钻性土呈松散结构,粘性土及黄土呈松软结构VI石质围岩位于挤压极强烈的断裂带内,呈角砾、砂、泥松软体呈松软结构围岩极易坍塌变形,有水时土砂常与水一齐涌出;浅埋时易坍

6、至地表软塑状粘性土及潮湿的粉细砂等粘性土呈易蠕动的松软结构砂性土呈潮湿松散结构2、隧道围岩不良地质情况及其处理对策结合以上的隧道围岩的认识,对应隧道围岩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情况,笔者结合自身施工管理实践,针对其超欠挖、防排水、浅埋、偏压断层、塌方、涌水等不良病害,总结其处理对策如下:2.1隧道超欠挖的控制洞身围岩以IV、V级为主的隧道,围岩裂缝发育,容易坍塌,开挖过程中容易岀现超、欠挖,隧道施工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则是“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测量、早封闭”,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消除隧道在爆破开挖

7、中的超欠挖,尤其在软弱、破碎围岩中。处理对策为:(1)加强对爆破方案的设计,并通过现场爆破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2)加强爆破后的检测,采用红外线断面仪等先进设备进行检测控制。(3)建立一套有效的奖励处罚制度,落实到班组、个人。2.2隧道防排水由于隧道穿过山体,在围岩裂隙发育的地段,有裂隙水通过,为确保隧道使用的长期性与结构的稳定性,需做好防排水工作。处理对策为:为避免隧道建成后地下水流失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隧道防水应采取“以防为主,堵、截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对地下水进行综合治理,隧道二次衬砌结构采用全断面封闭

8、结构防水。施工过程中隧道防水采取“以堵为主,堵、排结合”的原则进行治理,对封闭周壁岩体后的隧道局部淋水、漏水地段和集中出水点,喷射混凝土施工时,釆用凿槽、埋管、安设环向排水管等方法进行集中引导、疏干处理,将地下水引导到隧洞底部排出。2.3隧道洞口浅埋段处理隧道洞口段为全~强风化的岩石的隧道围岩,其稳定性较差,加之洞口段埋深较小,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