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科技培训

浅谈农民科技培训

ID:42872795

大小: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农民科技培训_第1页
浅谈农民科技培训_第2页
浅谈农民科技培训_第3页
浅谈农民科技培训_第4页
浅谈农民科技培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民科技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农民科技培训2003年以来,我县先后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T程”等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项目。其中“绿色证书工程”共培训学员1000余人,获得证书的学员976人;“人人技能工程”共在全县招收学员2000余人。2004年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我县蓬勃开展,开设果树、蔬菜、农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沼气工、电子机械、餐饮等专业,累计完成各种技能性培训5000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余人,其中往外地(如上海、苏州、北京、广东、深圳等)培训转移2700余人。对此,我认真分析了近年來所开展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浅谈,以推动今后进一步

2、开展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民建设提供强冇力的人才支撑。一、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状况分析1.农民对教育培训需求差异较大通过対比,我县大部分中青年农民群众愿意参加科技教育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来发家致富;一部分群众为了获得“补贴”或“证书”。尤其近儿年来,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加剧,文化程度偏低,不仅耍从事农业生产,还要照顾一家老小,绝大多数期望接受教育培训,多数农民热衷于短期培训和“一事一训”,希望获得证书培训和中专学历教育的为数不多。2.农民参训内容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综合分析近几年农民参训状况,65%左右的培训集中在种养业上,参与机械、运输、建筑、等工程类的农民只占了

3、18.7%,其它类占了16.3%。1.农民参训形式呈现多样化推进在培训方式上,农民喜欢面对面授课和现场实习,选择其它方式的较少,这与农民实际生产方式有关,农民的生产活动具有季节性,加Z农民文化低,培训后容易忘记,因此农民喜欢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讲求实效,在培训时间方面,农民喜欢短、平、快的培训方式。二、近年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1・农民培训机构适应差部分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师资条件、办学设施与我县农民的需求和农业产业结构基本适应;部分培训机构只有牌子、班子,没有办学设施、场地和专职教师,零时找场地、聘用兼职教师,严重影响了全县农民培训的效果。农民急需的新技术、新成果得不到及

4、时冇效的推广应用,一些外出打工人员常抱怨找不到好培训单位,这些都对我县人才造就造成一定影响。2.教育培训资金短缺近些年,我县财力有限,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没有纳入县财政的年度预算,只能按照经费多少安排培训内容,农民技术培训不能规范化、连续性开展。3•农民培训管理不规范一是管理体制混乱。现行的教育培训管理分属不同行政部门,各自为政现象较为突出,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二是不同行业差距大,基础条件和培训质量参差不齐。4•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现象乡镇认为农民教育培训不是工作重点,落实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认识不到位,工作存在形式主义,教育内容不丰富

5、,浮在上面打电话、造文件的多,深入基层示范引导服务少;教育手段比较单一,依然停留在“读读报,开开会”、照本宣科上级文件的老套做法。三、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几点建议加强农民培训,必须要充分发挥实际性、多样性,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努力培养实用型、能力型、技能型的劳动者。1.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整合培训资源农民教育培训是长期的过程,有公益性质。只有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才有质的转变。建议县政府把“培育新农村实用人才”放在了重要位置,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十二讥”建设总体规划,采取冇效措施,整合资源,做到领导落实、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统一培训管理,并加大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

6、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为我县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2•突出抓好重点人群的培养农民教育培训耍根据农民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一要向农民普及科技知识和农村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六支队伍:即培养一大批专职科技教师人才,工作专一,搞好农民培训;培养一批基层组织负责人,带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培养一批农民技术员,带头使用和传播先进农业技术;培养一批种养能手,率先发家致富,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培养一批经营能人,兴办实体,繁荣农村市场,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培养一批农村发展建设各领域的能工巧匠,改善农

7、村生产生活环境和面貌;培训一批劳务输出先进,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带领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发展笫二第三产业。3.力便农民就近就地接受教育培训农民教育培训要采取面对面、手把手方法为主,尊重农民意愿,注意教育培训的基础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大力推进培训教师进村,组织培训教师进村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现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推进媒体资源进村。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农村“大喇叭”和农民科技书屋等载体,将农民急需的技术、信息及时送进农村;三、推进人才培养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