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人画

浅谈中国文人画

ID:42874565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中国文人画_第1页
浅谈中国文人画_第2页
浅谈中国文人画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文人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修:2014年1月2日美术欣赏期末论文学号:姓名:专业:年级:学院:提交时间:浅谈中国“文人画”的题材、内涵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风格流派,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它是我国具有较深厚、较全面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重视笔墨趣味,体现文人情趣,诗书画印结合,以诗入画、以书法入画。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与工匠働和院体働所区别,独树一帜。的确,它与民间绘働、宫廷绘曲和专业画家的绘画都有明显的不同,所体现的审美追求,最为充分地表现出了我国绘画重主观意念、重表现、重写意的美学思想。文人画题材多为梅、兰、竹、菊、高山、渔隐

2、之类,文人借描绘目之所及的自然景物,写心灵感受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Z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他们眼中的梅、兰、你菊、高山、渔隐,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君子的化身。梅,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口赏;兰,清雅幽香,芳草口怜,洁身口好;竹,虚心劲节,直竿凌云,高风亮节;菊,凌霜而荣,孤标傲骨;山水、渔隐则不问世事,淡漠名利。借此,文人抒发他们内心当中或豪迈或抑郁的情绪。表达其自身的清高文雅,因公因私,因国因家。郑板桥尤善画竹

3、石,其画中之竹石,尽管形态上与现实中的竹石并没什么区别,但很显然这些自然客观之物已被人格化,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人文化正是如此,画客观事物,却不是单纯的状物描摹,更多的是表达主观感受,基于现实,却由现实中超脱升华。我们不禁会问,人文画的题材为何仅局限在山水、花鸟这类自然之物上而又赋予这样的内涵呢?我们且从王维说起。唐代大诗人王维,同时也是一个大画家,苏轼称赞他“诗屮有画,画中有诗”O王维高居相位,到晚年的他无心仕宦,隐居于蓝田辎川别墅,学佛理,以诗酒自娱,重点描写恬淡宁静的山水景物,清新明丽;绘画上,他开创了水墨山水画和雨点皴法,赋予画面以节奏和水墨浓

4、淡的对比,让世人第一次领略到了中国墨韵的无限魅力。土维的水墨画因其具有鲜明的文人画特色及审美情趣,而被后人尊为文人画的鼻祖。及至宋代,这个特殊的年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文化高度繁荣,文人阶层壮大,诗歌、书法、绘画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此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发展,逐步成熟。从北宋初期董源的《潇湘图》开始,中国绘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山水画兴起。Z后有范宽、李成等人的横空出世,山水画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与此同时,花鸟画也开始兴起,题材更加广泛丰富。这个吋期的苏轼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元代是文人画的鼎盛期,众

5、多文人士大夫不满蒙古贵族统治和民族压迫,将绘画作为逃避现实自我调整的手段。他们隐居深山,融入自然,其中以“元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赞王蒙为代表,把文人画推到了历史的高峰。赵孟頫集诗、书、画、印为一炉,提倡复古,口成一格,形成了完美的文人画表现形式,为文人画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正是由赵孟頫提出的。到了明清,文人画完全型,并且更随意,更写意,个人情感在绘画体现的淋漓尽致,诗、书、画、印俱为一体,以“明四家”、“四王”、“扬州八怪等为”代表。题材和内涵的产生和发展深受重主观、重表现、重写意的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唐代传统和宗教渗透到

6、绘画,禅宗美学强调寻求内心空灵境界,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优秀的文人画家均有精深的文化修养和对儒、禅、道思想深刻理解,绘画以能表现“禅境”和“道”为最高宗旨。在禅境的影响下,表现心灵、抒发心胸,成为文人画的主要艺术倾向。梅、兰、竹、菊被人们称为“四君了”,它们在画家的笔下便超越了普通的植物而具有了人格特征。文人画家多仕途坎坷,他们常常回避社会矛盾,借绘画抒发情感,写胸中郁闷之气,将花木草虫以人格化。文人画家找到了表现“道”的最恰当的审美形式——水墨应。这些决定了文人画在题材选取上有趋同倾向,即山水、花鸟、尤其梅兰竹菊等成为传统的表现

7、题材。士大夫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产物,文人画则是士大夫阶层特有的产物,其题材、内涵皆市彼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