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内膜结核

支气管内膜结核

ID:42895338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支气管内膜结核_第1页
支气管内膜结核_第2页
支气管内膜结核_第3页
支气管内膜结核_第4页
资源描述:

《支气管内膜结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支气管结核又称支气管内膜结核(endobronchialtuberculosis,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结核病。活动性肺结核中大约10%~40%伴有EBTB,而Lee等报道2951例行常规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者,121例(4.1%)为EBTB。一般认为女性发病是男性的2~3倍,中青年发病更常见,但老年EBTB有增加趋势。主支气管、两肺上叶、中叶、舌叶支气管为好发部位。成人EBTB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肺内病灶中结核分支杆菌直接植入支气管粘膜,其次肺内病灶也可通过支气管周围组织侵及支气管粘

2、膜;结核分支杆菌也能经血行播散和淋巴引流首先侵袭支气管粘膜下层,然后累及粘膜层。儿童EBTB多因邻近纵隔淋巴结核侵蚀支气管,引起结核性支气管炎。原发性支气管结核极少见。EBTB起病缓慢,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咳嗽71%~100%,咯痰41%~95%,发热24%~50%,盗汗50%,呼吸困难19.7%~35%,体重减轻2.6%~30%,咯血19.7%~25%,胸痛15%,喘息10%~15%,声嘶10%,局限性喘鸣音3%,无临床症状者2.6%~24%。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细菌学检查:常规痰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率4.3%~

3、68.8%,多数报道在30%以下。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10.7%~100%,儿童胃液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细菌学检查阳性率不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引流支气管不通畅、含有结核分支杆菌的坏死物不易排出体外或毛刷不易刷到结核性分泌物、痰含菌量少、病灶为粘膜下浸润、增殖病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病例选择和检测方法不同等。近年有人提出在纤支镜直视下用直径2mm硅胶管深入病变的亚亚段细支气管吸取分泌物做厚涂片检查,阳性率可达20.8%。采用毛刷涂片,支气管冲洗液涂片培养,术后痰涂片均是痰细菌学检查的良好补充。不同采样

4、标本,不同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EBTB的阳性检出率。2.组织、细胞学检查:经纤支镜支气管内采样做组织、细胞学检查是诊断EBTB最重要的手段,对细菌学检查阴性的EBTB诊断价值更大。EBTB常见的镜下表现为粘膜肥厚狭窄(43%)、充血水肿(20.6%)、糜烂溃疡(18.2%)、疤痕狭窄(18.2%),不同程度的狭窄可达90%以上。但肉眼观察无法做出正确诊断。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是干酪样、非干酪样肉芽肿,有类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典型改变仅占36%,艾滋病(AIDS)合并EBTB者缺乏结核性肉芽肿的特征性改变。EBT

5、B细胞学特征是坏死较为彻底,坏死物水分少,含脂多,易干燥呈颗粒状。结核结节周围无游离的纤毛柱状细胞,纤毛柱状细胞排列仍有极性,游离缘清晰,柱状结构存在,核呈桑椹样排列。上述特征不同于肿瘤凝固性坏死和异物型多核巨细胞。有作者报告,746例行支气管冲洗液细胞形态学检查,23例确诊为EBTB,其中仅1例抗酸染色阳性,认为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并不低于细菌学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细菌学检出率低的不足。3.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免疫学技术:有关报道不太多。吴雪琼等报道了83份结核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PCR、涂片和培养

6、结果,三种方法阳性率分别为56.6%、20.5%和25.3%,26份非结核性BALFpCR检查均阴性,认为PCR有很好的诊断价值。陈章等检测了62例EBTB的BALF中结核抗体、术后涂片、刷检及活检阳性率分别为85.7%、46.6%、45.8%和30.9%,认为BALF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高可能与灌洗液回收量大、接近病灶、抗体含量相对较高有关。检测组织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DNA是先进的技术方法,应用前景看好。胡敏等采用聚合酶链原位扩增法检测肺石蜡切片中结核分支杆菌DNA,阳性区域有杆、棒状或点状深蓝色小体存在,30例标

7、本中24例阳性,而常规抗酸染色仅5例阳性。马路等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活组织中结核分支杆菌DNA,该法用内引物和第二次放大时循环次数少,结果减少背景带增加了特异性。最后产物以内引物特异性为基础放大,克服了污染。110例标本中阳性率达76%,明显高于组织病理学的13%、刷检涂片的19%、术后痰检的22%和培养的15%。43例确诊为肺癌者,NPCR无一例阳性。对于胸片正常,痰菌阴性,组织学未见典型结核改变的EBTB颇有诊断价值。4.影像学检查:EBTB的X线胸片表现各异,与支气管、肺、胸膜和纵隔结核病变密切

8、相关。肺斑片状浸润影占29%~41%,肺不张28%~49%,肺突变36%,肺内非活动性病灶13%~33%,空洞26%,肺门影增大8%~15.8%,胸液5.3%,毁损肺5.2%,胸片未见异常者3%~40%。靳二虎等提出EBTB的CT特征是(1)两肺上叶、中、舌叶是结核好发部位;(2)受累支气管病变广泛,74%为多支受累;(3)有支气管狭窄、管壁增厚、梗阻;(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