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诊疗常规修改5

胸腰椎骨折诊疗常规修改5

ID:42897557

大小:4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3

胸腰椎骨折诊疗常规修改5_第1页
胸腰椎骨折诊疗常规修改5_第2页
胸腰椎骨折诊疗常规修改5_第3页
胸腰椎骨折诊疗常规修改5_第4页
胸腰椎骨折诊疗常规修改5_第5页
资源描述:

《胸腰椎骨折诊疗常规修改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川省骨科医院脊柱创伤科诊疗常规一胸腰椎压缩骨折诊疗常规(2010年)一、诊断要点1,外伤史(高处坠落、滑倒跌伤,重物落下打击,车祸撞击等)2,受伤部位肿胀、畸形、压叩痛、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可合并有脊髓神经损伤、大小便功能障碍3,影像学检查:X片(正、侧、斜位),CT,MRI检查可显示骨折脱位部位、类型和移位元情况、椎管受压情况。二、骨折分类(一)稳定性分型:1、稳定型骨折:单纯压缩骨折压缩高度在1/2以下(本规范主要适用此型骨折)、单纯附件骨折。2、不稳定型骨折压缩高度超过1/2,Cobb角大于20度的压缩性骨折;:骨折脱位型;屈曲牵张型骨折;波及三柱的爆裂性骨折,多合并

2、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二)暴力机制分型(Denis分类):1、Denis分类:屈曲压缩骨折(本规范主要适用此型骨折)、爆裂骨折、屈曲旋转骨折脱位、水平脱位、屈曲牵张型损伤2、压缩性骨折的Denis分型(前柱的压缩骨折):A型:骨折涉及上下终板;B型:骨折仅累及上终板;C型:骨折仅累及下终板;D型:椎体前侧皱缩,终板未受损。(三)中医证侯分类:1、肝肾亏虚、骨断筋伤,多见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见舌质淡苔薄白或黄,脉玄细。2、骨断筋伤、血淤气滞,症见舌质暗舌底脉络淤紫、苔黄腻,脉玄。3、骨断筋伤、血淤气滞、督脉受损,多伴有肢体萎软、麻木、二便失禁,症见舌质暗紫、苔薄

3、黄,脉玄,日久可见脉细弱。三、治疗(一)中医三期辩证治疗:1,早期治法(1-2周以内):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①中药内服:可选用创伤宁、玄胡片、三七口服液等,也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汤。外用新伤软膏;对伤后腹部胀痛的治疗:通下逐淤为法内服可选用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加减,必要时行灌肠导便,气虚者以麻仁丸缓下。②手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正脊复位手法:方法一:复位时,患者俯卧位,两助手分别于患者两侧腋下和踝部,做对抗持续牵引3~5分钟,术者两手重叠置于骨折部用力只需向下按压1~2分钟,同时握踝部牵引的助手逐渐将两下肢抬起,使腹部离开床面,使腰脊柱过伸。对稳定压缩骨折、不能

4、耐受手术治疗的不稳定型骨折等也可采用此法牵引按压过伸复位。然后平卧硬板床,在腰背部骨折处垫枕,枕厚5~10cm,逐渐增高,利用躯干重力和杠杆原理维持复位和矫正骨折部的后突畸形。。方法二:对年老体弱、骨质疏松、有内科疾患者可采用平卧位,先涂搽舒活灵,施以揉法以解痉行气止痛,然后用毛巾上提腰部过伸顶棘复位,可在侧位作手法推棘复位。术后视患者耐受力垫枕如上法。以上手法整复方法可以渐进多次使用。胸腰椎骨折腰背部的推拿治疗;对急性期患者除正脊整复之外,还强调推拿理筋手法。常用手法有揉、推、按、压、抖动等,推拿治疗时使用郑氏舒活灵。  ③功能锻炼:急性疼痛症状缓解后即可开始功能锻炼,功

5、能锻炼应该长期坚持。第一步作抬头挺胸,上肢和胸部离床;第二部作五点支撑拱桥锻炼;第三步作三点支持呢过拱桥锻炼;第四步作俯卧飞燕点水,上体和四肢尽量向后抬举,仅腹部着床。每日锻炼2~3次,每次10~30个练习。同时作深呼吸练习吐纳,及双上肢扩胸上举,预防肺部并发症。  ④针灸:;针灸(电针)可取穴肾俞,腰眼,环跳,腰夹脊,委中等穴,也可循经取穴或阿是穴,15~20分钟每次。⑤物理治疗:中药(新伤散、软坚酊)硬膏敷贴、中频脉冲、TDP、中药离子透入等。对卧床或高龄患者使用下肢空气动力汞治疗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中期治法(2-8周):祛瘀生新、接骨续筋。  ①中药可选:接

6、骨丸、正骨丸等。外用活络膏、旧伤药膏等。  ②手法;可在腰背施以轻手法如抚摸、揉按等。  ③针灸:针灸(电针)可取穴肾俞,腰眼,环跳,腰夹脊,委中等穴,也可循经取穴或阿是穴,15~20分钟每次。  ④指导功能锻炼:五点支撑,飞燕点水,双下肢交替直腿抬高练习等,卧床至少4周。⑤物理治疗:中药(旧伤散、软坚酊)硬膏敷贴、中频脉冲、TDP、中药离子透入等。对卧床或高龄患者使用下肢空气动力汞治疗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后期治法(8周以后):补肝益肾、强筋壮骨、益气养血。  ①中药可选:腰痛丸、加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益尔力口服液。外用可选:活络膏、黑膏药。②手法;可用较重手法

7、,点压、弹拨、或温补。  ③针灸(电针)可选:肾俞、气海、,腰眼,环跳大肠俞、委中、三里,也可循经取穴或阿是穴,15~20分钟每次。  ④指导功能锻炼;在原有基础上可带腰围下地。  ⑤物理治疗:中药(旧伤散、软坚酊)硬膏敷贴、中频脉冲、TDP、中药离子透入等。(二)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①不稳定性骨折如椎体高度压缩超过50%、上下终板破裂或脊柱后凸Cobb角大于20度。②患者不能耐受长期卧床、或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骨质疏松骨折。③伴有神经损伤症状。④潜在神经受压、椎体不稳。如屈曲牵张性压缩性骨折。2、手术时机;①伤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