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 (2)

《世说新语》两则 (2)

ID:42900024

大小:2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3

《世说新语》两则 (2)_第1页
《世说新语》两则 (2)_第2页
《世说新语》两则 (2)_第3页
《世说新语》两则 (2)_第4页
《世说新语》两则 (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两则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说新语》两则【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

2、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

3、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实物投影仪。【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研读《咏雪》。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

4、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板书文题)  设计二: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板书文题)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

5、解①,教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三、研读《咏雪》  1、学生自由朗读

6、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4、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⑴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⑵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

7、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⑶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明确:  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

8、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