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ID:42924115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_第1页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_第2页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_第3页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摘要:脱毒马铃薯的繁育分为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以及一、二级种生产。文章结合各生产阶段的栽培技术,简单介绍了脱毒马铃薯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关键词:脱毒;马铃薯;栽培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833119目前,我国生产上用的马铃薯种薯都是通过营养繁殖的方式来进行繁殖的,这种繁殖方式能保留亲本原有的优良性状,深受人们的欢迎。然而,随着繁殖世代的增多,种薯中的病毒也在不断的积累,造成了产量逐步降低,品质逐渐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等现象。而脱毒马铃薯的培育,则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受到了广大种植户

2、的重视。1原原种繁殖1.1组织培养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的植株,利用茎尖剥离技术,剥取茎尖组织。将剥取下来的茎尖放入灭菌的培养基中,随后置于培养室中进行光照培养。当幼芽长出3〜5片叶时,即可将其剪成单节段,转入不含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内,进行1〜2个周期的继代培养。操作过程中,应保证材料、培养基、接种工具都进行彻底灭菌消毒,并在接种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定,防止交叉污染。1.2基质的选择原原种的栽培方式一般为苗床或者平畦栽培,平畦栽培的基质可以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与蛭石均匀混合而成。混合时,还应该注意药剂杀毒,防治土传病害的发生,并在下层铺设隔离布,以防止线虫等虫害的侵染。苗床栽培可以使用不带

3、任何病原菌的蛭石,蛭石厚度在10cm左右,移栽后,可以用浇营养液的方式进行营养补充。1.3定植在移栽定植前,需要进行炼苗,炼苗时应避免试管苗接受强光照。炼苗7d左右即可定植,定植时应选取大小一致的壮苗,斜插在基质内,基质上部留2〜3cm植株为宜。定植后应避免人水浇苗,防止突然降温带来的危害。当长出新叶时,即可撤去遮阳网,正常通风管理。当苗长到7〜8片新叶时,再添加一次蛭石,以增加地下茎的数量。2原种繁殖2.1土壤选择马铃薯原种是生产一级种的种子,土壤选择上应选取水源条件良好,力中等向上的平缓土地,土壤类型以沙壤土为宜。1.2种子处理微型薯在播种之前需要经过催芽处理,待芽长度为2~4mm时,即

4、可进行播种。2.3田间管理播种后应浇足水,随后覆2〜3cm厚的细土,底肥一次性施入,施钾肥15kg/667m20待幼苗出齐后,再浇透1次水,现蕾期开始,每间隔15d,打1次防妈虫的药。3商品薯繁殖1.1土壤选择由于土壤病原菌的积累,根系土层的养肥吸收过于集屮,化感作用的影响,致使连作对于马铃薯的产量、品质等影响非常大,因此,在选择土壤的时候,应避免选择上茬种过相应茄科植物的土地,可以种植大麦,玉米等大出作物作为倒茬作物,轮作间隔以3a为宜。由于马铃薯属于浅根系植物,并且其块茎在地底下生长,因此,选择疏松的土壤,更有利于马铃薯块茎的膨大。1.2种薯处理播种前,需要对种薯进行晒种。待种薯晒好Z后

5、,即可用切刀对其进行分割,分割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切刀进行消毒,消毒液可选用75%酒精或者0.5%高镒酸钾。対于马铃薯来说,其顶芽的发芽能力最强,越靠近底部,发芽能力越弱,因此应合理进行分割,每块种子应保证冇1〜2个芽眼。分割完成后,应进行药剂浸种,多菌灵对于脱毒马铃薯幼芽的药害较小,而且能提前出苗,增加产量,可以作为浸种药剂。3.3科学施肥一般情况下,生产It的马铃薯块茎,需要消耗10kg的K20,5.5kg的N和2kg的P2O5,采用冇机肥与复合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一起作为底肥,统一施入土壤。其中有机肥为2000kg,复合肥为100kg,若苗期植株叶片发黄,贝I」可进行一次追肥。在现蕾期追

6、施钾肥,可以促进植株的抗逆性以及马铃薯品质的提升。施肥过程中,避免含氯复合肥与由茄科植物组成的有机肥的施入,对马铃薯造成不良影响。避免过量施氮肥,防止苗期徒长。3.4田间管理播种时,应注意马铃薯播种的深度,若地表土层比较疏松,可适当深播,反之,则可适当浅播。待苗出齐后,应进行中耕除草,深度应为10cm左右,保证土壤疏松,防止虫害发生。当苗长到20〜25cn)时,再进行一次中耕,并进行培土,來增厚结薯层。当马铃薯处于发棵期时,应避免土壤水分过多,造成淹苗。从现蕾期到生长后期,每15d,喷施一次10%毗虫咻,防止酚虫发生。在发病初期,可用75%的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晚疫病或者疮痂病,每隔7d喷

7、施1次。参考文献[1]陈云•脱毒马铃薯疮痂病的特征及防治技术[J]・中国马铃薯,2011(4):367-368.作者简介:杨东(1974-),男,大专,籍贯: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职称:副高级农艺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