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练习(含解析)人民版

2019秋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练习(含解析)人民版

ID:42931668

大小:1.41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2019秋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练习(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2019秋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练习(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2019秋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练习(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2019秋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练习(含解析)人民版_第4页
2019秋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练习(含解析)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秋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练习(含解析)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美苏争锋1.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其本质意图是(  )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C.苏联政权巩固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美国和苏联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乔治·凯南实际上主张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答案:D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2、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政治格局所取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行解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故选B。答案:B3.赫鲁晓夫在致肯尼迪的信中说:“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在设置武器的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这封信反映的基本史实是(  )A.修筑柏林墙B.古巴导弹危机C.越南战争D.美苏合作主宰世界解析:通过材料和所学知识

3、可知,这段材料反映的是苏联最终屈从美国的压力,从古巴撤走导弹,从而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答案:B4.“冷战”开始后,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焦点的是(  )A.德国       B.奥地利C.朝鲜D.越南解析:二战后,美苏两大联盟对德国和其首都柏林都进行了分区占领,使德国成为美苏冷战在欧洲的前沿阵地,故A项正确。答案:A5.肯尼迪曾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这一事件是(  )A.柏林事件B.朝鲜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D.越南战争解

4、析: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美苏争霸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而事件的结局是苏联被迫从古巴撤走导弹,从而说明当时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占据优势。答案:C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苏关系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材料

5、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1)材料一中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解析:第(1)问需从“冷战”的含义入手,是指除直接武装对抗(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注意材料二的立场,为美国作辩护;回答理由时主要从美苏“冷战”的原因入手即可。答案:(1)欧洲“冷战”:美国推行杜鲁门主

6、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遏制苏联;苏联和东欧针锋相对,成立经互会、“华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亚洲热战:发动或参与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2)不同意。理由: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的猜疑和不信任;美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积极反苏、反共。一、选择题1.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

7、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马歇尔计划C.丘吉尔“铁幕演说”D.杜鲁门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丘吉尔“铁幕演说”是“冷战”开始的信号。答案:C2.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C.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和日本衰落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解析:据所学知

8、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最终导致冷战的出现,故D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便致力于战后重建,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亚非拉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不足以重建世界,排除B项;C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