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ID:42935054

大小:9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4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4.春秋初期,在鲁国宗庙祭礼上,鲁文公将其父鲁僖公(鲁闵公的庶兄)的神主(牌位)置于鲁闵公(鲁僖公的前位君主)之前,这一做法被孔子认为不符合“礼”。这是因为此做法A.破坏了宗法血缘关系B.没有得到周王的认可C.违背了君臣尊卑秩序D.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25.西周时期,狩猎可以作为农业的补充;到东周时期,狩猎则变成了贵族的消遣。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B.农业已经成为经济支柱C.强大地方诸侯国的出现D.人口增长逐渐消失26.据统计,唐代369名宰相中有132人出身士族,占唐代宰相总数的35.8%;崔、卢、李、

2、郑、王等五大士族在唐代共出宰相83人,占唐代宰相总数的22.5%0这反映出唐代A.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C.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27.下图反映了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耕地数变化情况,据此推论,1720年以后图示情况出现的原因町能是17601780年份-■■■■■■■35030()250200150100500i?l=cY168020AE宰唇S、A)A.赋税制度改革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实行闭关锁国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8•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

3、洁、旧伦理、旧政治。”吴虞强调:“孝Z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力亦散。”由此可见两人的真实目的是A.否定传统文化B.遏制复辟逆流C.传播西方文明D.追求民主政治29.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发回的消息称:“清廷将颁谕建设共和政府,且准选举总统。”《泰晤士报》随即发表评论,称赞此举,“谓此乃调停中国乱事最简便之法……袁氏不特为政治家且为外交家云”。英报发表此评论的背景是A.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B.袁世凯对义和团采取严厉镇压措施C.武吕起义后清朝统治面临瓦解危机D.清帝退位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

4、和29.议会为了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他刚出生的儿子,最终拥戴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英国妻子玛丽登上英国王位,其后一系列的改革使得英国成为欧洲最自由的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光荣革命”意在保护宗教信仰自由B.宗教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光荣革命”促使自由主义思想盛行D.宗教斗争的实质是新旧势力的冲突30.下血是新中国成立后与我国建交国家的增长数目图。其中,与我国建交国家的数目迅速增加的原因是19501960197019801990(年)A.我国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进入新时期我国调整外交政策

5、和方针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我国强化了外交政策的革命性31.列宁在报告屮说:“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在大多数工人代表苏维埃屮我们党处于少数地位,比起受资产阶级影响并把这种影响带给无产阶级的一切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分子的联盟……暂时还处于较弱的少数地位。”列宁此次报告A.加速了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C.鼓舞了亚非拉人民的解放斗争B.推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赢得胜利D.标志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33・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宪法制定并颁布,有人认为该宪法是按照俾斯麦的“手段剪裁”的。这说明该宪法的特点是A.进行权力制衡B.限制君主

6、权力C.有专制主义色彩D.保证人民权利34.王建勋指出:“签署1787年宪法的39人屮(55位代表),可能没有一个人对最终的版本是完全满意的。就像富兰克林曾经说过的那样,他自己对这个宪法里的一些内容也不满意,但是,人们起草不出来■个完美的宪法,起草不出来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宪法,于是他就签署了。”材料主要反映了A.1787年宪法是不完美的宪法C.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不充分B.黑人和妇女亨受不了平等权利D.1787年宪法的签署具有妥协性35.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

7、政治”的扩张,但不要“发号施令”。同时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A.资本主义营垒发生深刻变化B.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C.美国亚洲政策出现根本转折D.美国顺应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族消亡过程的是新型士人阶层的成长。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人文化”。……士人们积极构筑种种非“先赋性”的关系网络,联结他们的纽带是多元的,诸如同学、同年、同僚、同乡以至同道之类的关系。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诸多事物的运行过程。……胸怀“天下

8、''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旗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这一群体的认识及行为,通常倾向于维护中央集权;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一一摘绵自袁行需、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