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传统文化的继承优质课

2016传统文化的继承优质课

ID:42984829

大小:6.12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9-27

2016传统文化的继承优质课_第1页
2016传统文化的继承优质课_第2页
2016传统文化的继承优质课_第3页
2016传统文化的继承优质课_第4页
2016传统文化的继承优质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传统文化的继承优质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文化的继承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针灸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剌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后来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灸法的起源与火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关系,当身体有不适时,用火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针灸早在公元6世纪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现在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已传到世界各地。京剧,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同治、光绪年间

2、皮簧班中陆续出现了一批著名演员,他们善于吸取其他地方戏的各种优点,并在艺术形式方面敢于革新尝试,迅速促进了皮簧戏的发展,终于形成一个崭新的剧种----京剧。近百年来,这个剧种遍及全国,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的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1个

3、态度:识记2个作用:理解3个特点:清楚4个表现: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3、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学习重点:传统文化的作用学习难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自主学习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含义是什么?2、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3、传统文化的继承的表现有哪些?4、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是什么?一、传统文化面面观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

4、稳定性的文化。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稳定性2、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含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意义)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含义: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3)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贵”—和谐社会(传统)-----(今天)(传统)-----------(今天)浩然正气-讲正气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每逢佳节倍思亲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1

5、、当世界各国领导人穿上“新中装”时,马上就得到世人的认可,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评价“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为什么?2、设计师把很多传统文化元素,比如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工艺运用到衣服上,体现了什么?3、新中装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是不是被原封不动的继承下来了?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性2014年北京APEC上的新中装3、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1)传统习俗(2)传统建筑(3)传统文艺(4)传统思想(1)传统习俗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认为元宵节以汉武帝在正月上辛祠祭拜为其开端,大约从公元3世纪开始,慢慢形成的一种节日;元宵节在

6、南北朝时发展成一固定的节日。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的起源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屈原本是楚国的大夫,热爱祖国,后因小人诬陷离间而被流放。楚国被秦国攻陷后,屈原百感交集,心情沉痛,投入汨罗江自尽。人们划船在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后又包粽子投入江中

7、,防止鱼吃屈原的尸体,后来演变为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还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2)传统建筑福建土楼陕北窑洞北京四合院内蒙古蒙古包北京 四合院 文化自清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

8、谓之经,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