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风险防范及处置预案

疼痛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风险防范及处置预案

ID:42987310

大小:323.31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9-27

疼痛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风险防范及处置预案_第1页
疼痛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风险防范及处置预案_第2页
疼痛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风险防范及处置预案_第3页
疼痛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风险防范及处置预案_第4页
疼痛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风险防范及处置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疼痛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风险防范及处置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疼痛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风险防范及处置预案一、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二、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不良反应三、阿片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四、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不良反应五、中药的不良反应六、晕针疼痛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在疼痛临床中局麻药的应用治疗很多,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很大。不良反应的发生和药物本身的毒性强度、注射部位和途径及单位时间内注入人体内局麻药的药量有着密确的关系。归纳起来,临床上常见的有中毒反应、过敏反应和高敏反应等三大类,这三大类不良的性质虽不尽相同,但在临床表现中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尤其当突然出现

2、严重的反应时均可有中枢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的严重抑制,鉴别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除上述三种反应外,有时也可发生正铁血红蛋白形成,此不良反应虽不多见,但一旦发生也能造成不良后果。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一)中毒反应(二)过敏反应(三)高敏反应(四)促使正铁血红蛋白形成(五)局部药物吸收痛局麻药中毒反应是因血液内的局麻药浓度快速或持续不断升高,超过机体内的负担能力和代谢速度。据Daivhni(1960)的统计,在应用局部麻醉的过程中,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为0.2%,而局麻药的不良反应有98%属于毒性反应所致。中毒反

3、应1、全身性毒性反应的主要因素(1)不同的给药途径造成机体吸收局麻药的速度不同。误入动脉内是目前共认的局麻药诱发全身性中素反应的主要因素。(2)病人的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体重、肝功能、肾功能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小剂量局麻药注射产生毒性反应的现象,往常被认为是药物过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头颈的用药,可将局麻药加压注入小动脉内,使药物逆行从颈动脉进入颅内,使脑内血液中的局麻药突然增高,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2、中毒反应的临床表现(1)中枢神系统兴奋是毒性反应的早期症状轻者表现为面红、血压升高、

4、脉搏增快、眩晕、耳鸣等;中度中毒反应除上述症状外可出现视物模糊、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肌肉抽搐、惊厥、窒息等,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引起死亡。(2)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抑制由大脑皮质逐渐至延髓,其表现为嗜睡、痛觉消失、意识丧失、呼吸浅而慢,最终导致呼吸、循环衰竭。(3)局麻药对心血管的毒性反应局麻药对心功能的影响主要是阻碍去极化期间的钠传导,使心肌兴奋性降低,复极减慢,延长不应期。临床上常用治疗剂量无明显影响,如果在单位时间内麻药浓度超过2-5UG/ML时,(利多卡因)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当血液浓度

5、达5-10UG/ML时,心肌收缩呈进行性下降,心排血量下降;若超过10UG/ML时心肌呈显著抑制,并出现低血压。利多卡因在疼痛治疗时的剂量仅在100MG以内,但有些患者也出现了毒性反应(误入血管)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反应,心脏亦受到一定的损害。3、毒性反应的预防和治疗(1)预防局麻药毒性反应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是惊厥、抽搐、缺氧。此时,由于肌肉痉挛致呼吸、心跳受累,可危及生命.积极防止毒性反应的发生是关键。(2)治疗局麻药在血液内迅速稀释和分布,所以一次惊厥持续时间多不超过1MIN。毒性反应的预防1)有

6、效预防毒性反应的药物是安定,对人体生理干扰最小,对惊厥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术前口服5-10MG或肌肉注射10MG。2)麻药误入血管内,注射前必须细心抽吸有无血液回流,在注入全剂量前,可先注入少量药液以观察反应情况。3)用局麻药的安全剂量。4)警惕毒性反应的先驱症状,尤其在血管丰富部位阻滞时(骶骨),如惊恐、突然尖叫、头晕、入睡、耳鸣、多语、肌肉抽动。此时应立即停止注射,拔针后及时有效供氧,必要时控制呼吸,以保证心脏的大脑的氧供。5)开放静脉有效地维持循环。毒性反应的治疗1)发生惊厥时要注意保护病人,避免

7、发生意外的损伤;2)吸氧: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3)维持血液动力学平衡;4)静注硫喷妥钠50-100MG。局麻药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很低,不到所有局麻药不良反应的1%。局麻药为非蛋白质,不能成为抗原,但它或其代谢产物可与蛋白、多糖结合后形成抗原,在第二天使用该药时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发生过敏反应的局麻药主要是脂类中的普鲁卡因,作为疼痛临床常用药的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等属酰胺类,在治疗中发生过敏反应的极为少见。尽管如此,严重的过敏反应还是有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1、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过敏反应的出现可在用药后数分

8、钟内产生,也可延迟至用药后数小时。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荨麻疹、粘膜充血、支气管痉挛、咽喉部水肿、休克、甚至循环骤停。2、过敏反应的治疗(1)过敏反应的一般处理吸氧,开放静脉(输液)保持有效的血液循环。(2)用药肾上腺素静脉注射0.25-0.5mg,肌内注射苯海拉明20-40mg;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50%葡萄糖20mg静脉注射。有支气管痉挛者可用氨茶碱250-500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可抗炎,30-50mg抗水肿静脉注射。高敏感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