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

矿床学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

ID:42991009

大小:327.31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9-27

矿床学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_第1页
矿床学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_第2页
矿床学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_第3页
矿床学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_第4页
矿床学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床学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矿床学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1概述§2煤和油页岩§3石油和天然气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1概述一、概念二、矿床分类三、研究意义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1概述一、概念燃有机矿床:指由有机质沉积形成的具有燃烧能力的矿物和岩石,当其质和量达到工业要求的地质体。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1概述二、矿床分类1、按形态:1)固态矿产:煤、油页岩(地蜡);2)液态矿产:石油;3)气态矿产:天然气。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1概述2、按成因:1)腐植类: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2)腐泥类:藻煤、石煤、油页岩;3)沥青类:石油、天然气、石蜡、地沥青等。第十

2、五章可燃有机矿床§1概述三、研究意义1、工业的粮食和血液;2、能源;3、民用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2煤和油页岩一、概念二、特点三、成矿作用四、形成条件五、煤系及煤的分布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2煤和油页岩一、概念煤和油页岩:指在沼泽盆地中大量的堆积植物及微生物遗体残骸,经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固态可燃矿产。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2煤和油页岩二、特点1、产于黑色、灰黑色沉积岩系内;2、矿床具有特定层位,如C、P、J、Tr(N)3、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有时呈透镜状,与围岩产状一致,规模大,个别后期呈鸡窝状4、矿石具块状、条带状构造,凝胶状、纤维状结构第十五

3、章可燃有机矿床§2煤和油页岩5、矿石组分1)矿物成分:按煤岩组成的形态分子和基质含量分为四类类型基质形态分子光泽镜煤95%<5%强亮煤多少较强暗煤少多弱丝炭极少极多丝绢2)化学成分:①有机组分:C、H、O、N、S、P等,②无机组分:水、矿物杂质第十五章可燃有机矿床§2煤和油页岩三、成矿作用1、腐泥化作用2、泥炭化作用3、煤化作用§2煤和油页岩三、成矿作用1、腐泥化作用:指生活于湖泊、海湾、泻湖中的低等生物死亡后沉向水底,在缺氧的还原环境中,主要通过厌氧细菌使残体中的脂肪、蛋白质等转变为腐泥的过程。§2煤和油页岩三、成矿作用2、泥炭化作用:指沼泽环境

4、中高等植物残体在微生物参与下经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使残体中的纤维木质组织逐渐转变为泥炭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1)丝炭化作用2)凝胶化作用:§2煤和油页岩三、成矿作用3、煤化作用:由泥潭(腐泥)经物理化学作用转变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过程。分两个阶段:1)煤化作用:泥炭通过压实、脱水、增碳、固结、煤化而形成褐煤的过程;2)变质作用:褐煤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形成烟煤后,通过变质作用形成无烟煤的过程§2煤和油页岩四、形成条件1、物源:大量生物持续繁殖——成煤必要条件;2、气候:温暖潮湿最有利3、古地理:沼泽环境最理想;4、构造运动:沼泽下沉速度≈泥炭堆积

5、速度,则煤层厚;沼泽下沉速度>泥炭堆积速度,则为湖泊;沼泽下沉速度<泥炭堆积速度,则植物残体氧化§2煤和油页岩五、煤系及煤的分布1、煤系2、含煤岩系类型3、聚煤盆地4、煤的分布§2煤和油页岩五、煤系及煤的分布1、概念煤系:指聚煤盆地中的一套含煤层的沉积岩系,即含煤岩系。§2煤和油页岩五、煤系及煤的分布2、含煤岩系类型1)内陆型(陆相含煤岩系):①内陆山间盆地型②内陆盆地型2)近海型(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浅海型滨海平原型海湾型泻湖型。§2煤和油页岩五、煤系及煤的分布3、聚煤盆地:指地史上为形成含煤岩系提供沉积物场所的构造成因或非构造成因的盆地。§2煤

6、和油页岩五、煤系及煤的分布4、煤的分布1)全球三大成煤期:C3—P,J,K2—2)中国重要成煤期:①C33—P1,主要分布于华北、山西阳泉、河北唐山。②P2,主要分布于华南(芙蓉、永川、荣昌)。③J,主要分布于东北鹤岗、鸡西;④Tr,主要分布于东部如抚顺。§3石油和天然气一、概念二、成因三、油气藏四、天然气成因类型§3石油和天然气一、概念1、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性有机矿产。天然石油也称原油。广义石油包括天然气、原油、沥青和地蜡等。2、天然气:指地壳中以烃类为主的天然气藏中的可燃气。§3石油和天然气二、成因1、无机:(1)碳化物

7、说,(2)火山说,(3)深成说,(4)壳下说,(5)宇宙说2、有机:(1)海洋生物成油,(2)脂肪酸成油,(3)干酪根热降解成油干酪根:指存在于沉积物和沉积岩中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质。干酪根成油分为三个阶段:①初期生气阶段,②主要生油阶段,③石油裂解生气阶段§3石油和天然气三、油气藏1、概念2、形成条件3、油气藏成因类型§3石油和天然气三、油气藏1、概念:油气藏是指一个圈闭和储藏相当数量油气的孔隙性和渗透性地质体。§3石油和天然气三、油气藏1)充足的油气源2)良好的储集岩(层)3)大容积的有效圈闭§3石油和天然气三、油气藏1)充足的油气源:生油岩(

8、层)、生油母岩(油源岩)——指地质时期中曾经生成油气的岩层。其标志:(1)深灰色-黑色,富含有机质;(2)极细粒沉积物(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