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薛彦华

《教育学》薛彦华

ID:42993584

大小:163.01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9-24

《教育学》薛彦华_第1页
《教育学》薛彦华_第2页
《教育学》薛彦华_第3页
《教育学》薛彦华_第4页
《教育学》薛彦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薛彦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学绪论1.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中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现象:是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外在形态和表面特征。3.教育问题:是反映到研究者头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教育学发展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2.独立形态教育的产生3.教育学发展的多元化时期(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①未出现独立的教育学,教育学混杂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之中。②战国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③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比中国的晚了300年

2、。④我国的孔子、孟子、荀子,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都是有名的教育家。(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他被称为‘教育学之父’。②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等都是有关教育的著作。③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融合了当时的伦理学和心理学的成果,使教育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三)教育学发展的多元化时期:⑴实验教育学:19世纪—20世纪初;德梅伊曼和拉伊。主要观点:①反对赫尔巴特为代表

3、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②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③划分教育实验阶段为提出假设,根据假设提实验并进行,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并验证假设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⑵文化教育学:19世纪末,伏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历史。②35教育过程是一种文化的过程Ⅲ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或文化科学的方法Ⅳ.教育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

4、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⑶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杜威、克伯屈。主要观点: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②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生长③学校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④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非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⑥教学过程应重试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⑷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①马克思、恩格斯及其思想继承者

5、、发展者对教育问题的论述②教育学家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问题的研究结果。主要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活动,劳动改变必引起教育形/内的改变③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促使学生全面发展④现在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也是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与社会的正、经、文的关系,既受到约束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它们,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基础,既要看到教育复杂性,又要坚信教育是有规律可循,否则

6、会陷入不可知论和相对论。⑸批评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主要观点①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力量,而是维护社会不公平工具,造成社会差别、对应的根源②教育与社会相对应,有什么样的社、政、经、文,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构③大众对事实上的不平等失去意识,看成自然意识④A的目的要揭示,所谓自然事实背会的利益关系⑤教育现象不是客观,而充满利益竞争,教育应采取实践判断态度和方法。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35①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教育事业②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师素养③有助于推动学校

7、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学习教育学的指导思想:①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②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③注意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第一章认识教育第一节教育的本质1.教育的科学概念:㈠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㈡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传承社会经验的活动㈢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2.教育定义: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教育的本质:指教育有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性,是教育学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涉及教育的研究领域,对象等要素。3.学校教育的特点:1.专门性2.系统性3.计划性第二节教育的构成要素:

8、(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3.教育的构成要素:㈠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提供教育影响的人。教师:是教育者中的特殊群体,是指具有一定资格的,受一定社会委托,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专门的教育者。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的条件:①教育者的要求,影响是否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觉要求就是一个关键环节;②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决定了教育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