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专题精练卷及答案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专题精练卷及答案

ID:43031779

大小:105.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5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专题精练卷及答案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专题精练卷及答案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专题精练卷及答案_第3页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专题精练卷及答案_第4页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专题精练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专题精练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专题精练卷1.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B.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C.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D.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答案】D2.有学者对“忠〃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屮,“忠〃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为22.71%o这反映岀()

2、A.伦理教化逐步加强B.专制主义日益强化C.思想控制口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答案】B3.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这可以佐证()A.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B.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D.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答案】D4.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了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宗法制度再度复兴B.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C.士族享有政治特权D.

3、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答案】C5.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A.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B.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C.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D.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答案】A6.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A.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B.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C.进一步固化

4、了社会等级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答案】B7•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这种做法()A.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B.扭转了唐代的等级观念C.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D.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答案】C8•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分割相权加

5、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D.帝相共亨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答案】B9.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1宋祖F仁宋宗英宋宗B哲宋宗FSOOOOOOO□□□□□□□A.边境战乱日趋减少B.理学思想影响H益深远C.科举取士H渐盛行D.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答案】D10.北宋初年的三省、名存实亡。"三省、六曹、六部、九寺、五监,除少数机构外,大多只管理部分事务,甚至成为闲散机构,二十四司.•・・・•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出现这

6、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尚未统一稳定B.官员队伍的冗杂C.君主专制的加强D.中央集权的强化【答案】C11.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A.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B.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C.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D.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答案】A12.西汉武帝以侍中、尚书等组成内朝执掌国家决策大权,后又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不但掌管全国军事,还进入内朝,参与政治决策,位在三公之上。武帝驾崩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

7、军的身份正式作为内朝的领袖执掌朝政。从此,外戚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掌控内朝成为西汉惯例。下列对这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霍光以后三公被剥夺了相权B.西汉政府从文人政府转变为军人政府C.大将军卫青进入内朝后,皇权受到严重威胁D.西汉后期内朝逐渐成为外戚专政的工具【答案】D13."太子年幼继位,年轻的太后临朝,不得不重用她娘家父兄来协助处理政事,外戚骄横擅权,无视幼主。及至皇帝成年,结纳在自己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成宦官专权的局而。这种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成为东汉后期

8、封建政权的一个特点。”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外戚、宦官权力过大B.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C.君权至上的结果D.中央集权所致【答案】C14.南朝时期,寒人通过充将帅,掌机要(中书舍人),任典签(代表皇帝监察地方诸王刺史)不断提升政治地位,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A.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B.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