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教师节乡镇领导讲话稿

26个教师节乡镇领导讲话稿

ID:43050771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5

26个教师节乡镇领导讲话稿_第1页
26个教师节乡镇领导讲话稿_第2页
26个教师节乡镇领导讲话稿_第3页
26个教师节乡镇领导讲话稿_第4页
26个教师节乡镇领导讲话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26个教师节乡镇领导讲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第26个教师节。刚才,我们表彰了3个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24名优秀教师,以及在中考、高考中成绩优秀学生。在此,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教师、优秀学个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T.作在教育战线的f-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h寸候!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我镇坚持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不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调整优化教育结构,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镇教育事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全镇教育教学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全镇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事业综

2、合水平明显提高。在全镇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幅度明显。中学2008年12月获得兰州市教育局初中教育质量优秀奖,2009年1月获得教育局初中教育质量二等奖;小学先后获得榆中县教育质量优秀奖、进步奖。2009年小学五年级英语在全县抽考中获得第一名;小学二年级语文、数学在全县抽考中名列二、三名;2009年六年级毕业成绩:柳带班级语文成绩和路口小学所带班级数学成绩分别名列全县第四名、第八名(全县24()个班),受到教育局和教育办表彰奖励。2008-2010年中学重高升学率达到或超过全县平均升学率,并呈现出上升的良好趋势,摆脱了教育质量低下的帽子。近3

3、年来,全镇考入县重点高中的学生达291人。二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改革教育模式方面,大力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注重学校德育教学。在教学研究方面,以教研拉动课改,以课改促进教研,教育科研工作有了新突破。近3年来,中小学及教师在科研和课改中取得了较好成绩,获得国家级教育论文2篇(,在省级刊物发表教育论文10篇,在兰州市小语会、小数会教学论文评选中先后有30篇论文获奖。2010年教育办报送68篇市级“个人课题”,其中44篇立项。按照发(2010)67号()文件精神,我镇在学校布局方面,将进行合理的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资源

4、。三是教师业务素质不断加强。近年加大了对教师的培养、管理和考核力度,教育办进一步形成了在职称晋升,评优选先、年度考核中优先考虑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教育教研工作和能力,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在教师队伍中,市级骨干教师7名;市级教学能手1名;县级骨干教师23名;教学新秀6名;教学能手3名。2010年教育办报送参加全县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评选的8名教师,其中有6名教师荣获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称号。四是学校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学校基本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近年来,全镇争取教育专项资金和村社投入资金约587万元,

5、完成小学教学楼建设“明徳项目”教学楼建设(其中村上投入资金55万元),,学生公寓建设,菜子山小学危房改造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办积极争取教育局专项资金先后对小学屋面进行了处理,排除了下雨屋面漏水的现象,保证了学校师生的安全。我镇教育事业各项成绩的取得,是全镇上下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结果,是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结果,更是全镇240名教育工作者同心同德、奋发努力、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结果。多年来,全镇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不辱使命,辛勤耕耘,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美好年华奉献给了和平教育事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建设祖国

6、的优秀人才,在2010年高考中,全镇共有81名学生被高校录取。在此,我再次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再接再厉,甘于奉献,拼搏进取,为全镇教育事业的发展再立新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要积极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进我镇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跨越。一、要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跨越,必须进一步增强对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认识到抓好教育工

7、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核心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首先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协调。教育事业在社会事业发展中处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要实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必须重视发展好教育事业。其次,要认识到抓好教育工作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从哪甲来?根本靠教育。教育工作抓好了,既可以为国家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又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我镇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越來越多的项目在我镇落户,有力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需

8、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