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下耕层土壤盐分演变规律研究

不同栽培模式下耕层土壤盐分演变规律研究

ID:43051551

大小:201.4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5

不同栽培模式下耕层土壤盐分演变规律研究_第1页
不同栽培模式下耕层土壤盐分演变规律研究_第2页
不同栽培模式下耕层土壤盐分演变规律研究_第3页
不同栽培模式下耕层土壤盐分演变规律研究_第4页
不同栽培模式下耕层土壤盐分演变规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栽培模式下耕层土壤盐分演变规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栽培模式下耕层土壤盐分演变规律硏究刘子英1,孟艳玲1,李季2*,杨合法31.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河北邯郸056001;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94;3.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河北邯郸056001摘要:通过定位试验对有机栽培、无公害栽培和常规栽培模式下土壤盐分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栽培和无公害栽培模式中土壤盐分差异不显著,常规与无公害栽培模式中土壤盐分差异显著(心()5=9.()4),常规与有机栽培模式下的土壤盐分差异也极显著(心()尸9.37X常规栽培与无公害栽培环境中,全年土壤全盐量变化表现为两个

2、积盐期:春季秋季,以春季积盐最明显;有机栽培环境中,从7月份即出现了积盐过程,并且土壤全盐量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关键词:有机种植;无公害种植常规种植土壤盐分中图分类号:S1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75(2006)06-1237-04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已经成为普遍性的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温室内缺少夏季雨水的淋溶和施肥不当是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2】。在北方,日光温室夏季揭膜进行露地栽培,因此,北方保护地内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施肥不合理。如何确定切实可行的施肥技术和方法是解决

3、北方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途径。有报道认为,农田中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减少潜水蒸发,同时还可以增加灌水和降水的入渗,降低土壤EC值,有促进土壤脱盐和抑制土壤返盐的作用比引。但是,前人研究多为盆栽试验,本试验采用三个大棚,分别进行三种不同管理模式,探讨三种不同栽培模式中土壤盐分的演变规律,为保护地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于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期间进行。试验地位于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内。三种栽培模式为常规、无公害和有机大棚。三个大棚依次由南到北排列:常规棚、无公害棚和有机棚。大棚长50m

4、z宽8m,为水泥钢筋结构,棚龄5a。有机棚按照有机农业的技术规范进行,无公害棚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常规棚由菜农自己掌握。三个棚在肥料使用方面有不同处理,有机棚完全施用有机月巴,无公害棚和常规棚则部分施用化肥;各棚基肥使用比例为有机棚:无公害棚:常规棚二8:6:4。三个棚内的作物均为西红柿(LycopersicumescutenturnMill.)、黄瓜(CucumissativusL.)轮作。土样采集:每月中旬取0~20cm、20~40cm土样进行土壤盐分化验。每个大棚取5个样点,均匀分布于棚内,每个样点的土样采集采取混合

5、土样法即锯齿状排列的5个点的土混合为一个土样。土壤盐分化验方法采用常规化验方法叫2试验结果分析2.1三种栽培模式中土壤耕层积盐情况比较硏究表明z三种栽培模式中无论是0~20cm还是20~40cm土壤全盐量年平均值以常规栽培模式中最高,0~20cm积盐期达0.1867%z而有机与无公害栽培模式中土壤总盐分相近,均在0.13%左右(如表1所示)。20~40cm土壤中全盐量以有机棚最少,无公害棚次之,常规棚最多。表10~20cm三种栽培模式中土壤全盐呈差异显著性比较Ihble1Totalsaltcontentin0-20cmsoillay

6、erandthesignificantdifferencefromthreecultivationpatterns土壤盐分含量/(gkg1)差异显著性(P=0.05)差异显著性(P=0.01)常规棚1.593aA无公害棚1.328bB有翊1.286bB附近粮地1.203bB统计结果显示,有机棚与无公害棚0~20cm土壤盐分差异不显著计算F值为0.2598<Fo.oi;无公害棚与常规棚0~20cm土壤盐分达到显著水平计算值F=9.04>心05。说明,有机与

7、无公害栽培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耕层积盐。这是由于有机栽培中的肥料只有有机肥,无公害栽培也是以有机肥为主,农田中增施有机物料除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外,还可以增加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等微生物的数量,提高磷酸化酶、蔗糖酶等酶的活性,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同时,有机物料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有机酸,能使磷酸盐溶解度增大,并活化土壤微量元素,增加土壤中阴阳离子溶解度,活化钙镁盐类I⑼,有利于脱盐。2.2三种栽培模式中土壤表层可溶性盐组分分析根据各种离子与土壤全盐量的相关分析,三种栽培环境中土壤盐分的主要离子

8、:阴离子为SO42erz阳离子为c0和Mg2+z与附近粮地土壤中的主要离子是一致的。由表2可以看出,三个棚中cr含量均高于土壤含氯临界值(2mg-kg*」由于C「的移动性比较大,在北方旱区,极易随着水分蒸发在地表富集。SO/-离子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