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刘秋宁数学教学反思

11月份刘秋宁数学教学反思

ID:43057374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11月份刘秋宁数学教学反思_第1页
11月份刘秋宁数学教学反思_第2页
11月份刘秋宁数学教学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11月份刘秋宁数学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由浅入深复杂问题简单化——《时分秒》的教学反思刘秋宁三年级《时、分、秒的认识》是继二年级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秒”,并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我在教学中及时进行了复习以往旧知的环节:如认识钟面,复习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让学生谈谈自己对1时、1分、1秒长短的认识,这也是了解学生对时间的认识状况,之后带领学生看钟面共同感受1分、1秒的长短。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分与秒的关系时,我启发大家回答问题。“为什么秒针跑一圈,分针才走1小格呢?”学生联系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找到了正确的答

2、案:“因为1分钟等于60秒。”“那么分针走1圈,时针走多少?”我追问。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分针走1圈时针走1小格。”我进一步启发:“好好想一想,这样做对吗?”学生陷入苦苦的思索中,又经过一番争论,大家终于理解了:“因为1小时时针要走5小格,所以分针走1圈,时针走5小格。”我又问:“时针走1小格,分针走多少?”学生立刻答出:“时针走1小格,分针走12小格。”就这样,一个复杂的时间进率问题,通过实践表演,便使学生形象地加深了理解。理解之后我又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

3、秒针走一圈,。为进行时间的换算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打下基础。在教学了这个单元的内容后,学生在掌握理解有关时间的计算时还是出现很多了一些问题:1、在上课的过程中,虽然反复强调了“经过的时间”和“时刻”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之间的区别,如2时指的就是2:00,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点,这是一个时刻;而2小时指的就是2个小时,但在应用中总有部分学生分不清时刻和经过的时间。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分清这两个概念,我常常在课前、课后进行一些即时练习。2、另一个问题比较多的地方是解决问题中的书写问题。如课

4、本P64第5题: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学生如果按教学中总结的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很多学生能利用公式很快计算出11:20+25分=11:45,其实这样的计算方法就是时刻加时间等于时刻,还不是很合理,与第一种问题相似,我认为如果这样算11时20分+25分=11时45分的话就比较合理,因为写成11时20分+25分=11时45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虽然11时45分又可以看成是11:45,我认为这样书写学生易理解也较合理。3.是经过时间

5、的计算,我由浅入深,从数钟面上的大格入手,逐步教学算出先到整时经过的时间,再过几分,合起来一共是多少分或几小时几分。等学生理解方法并熟练掌握后,学生会想到把几时中拿出1时当成60分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再把计算结果转换成几时几分的计算过程,当然这种方法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有理解难度的,学生往往习惯了十进制的换算方法,很容易在换算时不理解方法由来及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而出错。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我认为学生容易掌握但学生实际掌握起来有困难的知识点。我想,随着学生认识和理解的深入,时间的知识会真

6、正深入学生的生活,学生们才能真正了解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