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语文版一下识字7《正反歌》教学设计

2018年春语文版一下识字7《正反歌》教学设计

ID:43068406

大小:50.2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6

2018年春语文版一下识字7《正反歌》教学设计_第1页
2018年春语文版一下识字7《正反歌》教学设计_第2页
2018年春语文版一下识字7《正反歌》教学设计_第3页
2018年春语文版一下识字7《正反歌》教学设计_第4页
2018年春语文版一下识字7《正反歌》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春语文版一下识字7《正反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识字7.正反歌设计说明:本课设计重在让学生运用在读屮学,在玩屮学的方法来掌握、理解词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教学准备:1.制作生字卡片。(师生)2.制作多媒休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教学准备:1.制作生字卡片。(师生)2.自学生字,熟读课文。(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流程:—、情境导入1.老师拿着两个杯子,一只大,一只小,问:你发现了什么?2.过渡:这是一组对

2、子词,生活中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课文屮去看看吧。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识字1.引导学生读课文,提出要求:一边读,一边在文屮圈出生字。1.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1)出示“失”的生字卡片,强调平翘舌音。(2)出示“退”的生字卡片,强调半包围结构。注意字音。“深”既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读shen;“胜”是后鼻音,读shengo1.引导学生齐读生字,并组词。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3.引导学生自由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读熟练。三、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8个会写字,引导

3、学生齐读,并组词。2.引导学生观察会写字的结构,分解每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单:上小下大,倒八字是“点、撇”°in:左窄右宽。新:左右相当,“斤”的竖撇短,竖长。3.教师范写,着重描写“进、失”的写法。4.小组内练习书写,互相检查纠正。5.教师引导学生捉出笔顺不熟悉的生字。师生共同交流识字。6.全班展示。四、作业练习1.我会连。tuiduanshenqiansheng胜浅10:反:短深退2.写出下列字的笔顺。失:单:3.我会写。简困新进教学反思:木节课,我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

4、,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尝试让学生自主、合作去分析字形,我进行适当总结,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自学能力。冇的反义词还可以用形体动作帮助理解。如:开门、关门、前进、后退等,识字方法多样且实用。只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自然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速学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正反歌,理解儿组意思相反的词语的意思。2.激发学生编正反歌的兴趣,培养学生虚心的好品质。教学重点:止确、流利地册读,理解几组意思相反的词语的意思。教学准备:1.制作生字卡片。(师生)2.制作多媒休课件。(教师)教学流

5、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2.分小节读课文。二、细读课文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组织全班交流。正——反明——暗进——退开——关虚心——骄傲容易——困难新——旧t——短粗——细深——浅胜利——失败复杂——简单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巩固文中出现的对了词。4.组织男、女生赛读课文。5.理解词语意思。(1)引导学生用动作、生活中的事物或一句话来说一说你懂得的对子的意思。(2)理解下而几对词。理解“虚心——骄傲”的意思。岀示:焜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学生齐读,再找出句了中的另

6、一对反义词。(进步——落后)如:正——反可以理解作业本的正反来说明。进——退开——关能够通过动作直观地表达它们的含义。1.组织展示朗读。三、总结提升1.启发思考: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全班交流。四、拓展延伸1.布置小练笔:2.全班汇报。你会编对子歌吗?动动脑筋试一试。3.读一读。粗对细对对错高对低高兴对伤心直对弯糊涂对清楚危险对安金五、作业练习前进对后退1.我会继续往下编对子歌。胖对瘦,黑对白,—对—,—对—,—对—,—对—O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反义词。(1)我买了一个()洋娃娃,以前的那个()了。(2)(

7、)使人(),()使人()。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抓住课文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让孩子读课文,在反复的朗读屮,孩子们在不经意间就把课文背诵卜•來了。我认为这种朗读方式很值得继续推广下去。另外,新课标指出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节课中,我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字教学,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比较去识字,让学生人人动脑、动手、动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了识字教学的成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