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2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2

ID:43079292

大小:180.5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5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2_第1页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2_第2页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2_第3页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2_第4页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竹基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题号—二总分得分(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13、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人和动物的根木区别是()A、有无语言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使用火D、能否直立行走3、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13、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D、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4、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

2、制的“水”是指()A、长江B、珠江C、雅鲁藏布江D、黄河5、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是因为:A屮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6、原始社会结束在()A、黄帝时期13、尧时期C、舜时期D、禹时期7、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通行的文字是()A、人篆B、小篆C、隶书D、楷书8、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丫兆、东到辽东C、西起长平、东到临洸、B、西起辽东、东到临洸D、西起临洸、东到长平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时期开始的()A、商朝B、西周C、秦朝I)、西汉

3、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商朝B、西周C、秦朝D、西汉11、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长平之战B、城濮之战C、桂陵之战D、马陵之战12、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C、《春秋》D、《尚书》13、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Z间的矛盾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Z间的矛盾c、地主阶级Z间的矛盾D、贵族与平民Z间的孑盾1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时期就制定了一年屮的24个节气,这个历史时期是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15.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

4、卅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BCD16、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17、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A、纺织业B、制陶业C、冶铁业D、青铜制造业18、成语“退避三舍”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19、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I)•河姆渡人20、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纪年的时间是()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841年C.771年D

5、.公元前770年21•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④铁器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②①④③2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仁哦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朿自己,加强个人修养C.主张以“徳”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23、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从而使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的水利工程是()。A.灵渠B.都江堰C•白渠D.大运河24.文物是研究历史的觅要依据。右图

6、所示壁画反映的是A.佛教的传入B.张骞出使西域C.西汉诸候把封地分给其子弟D.丝绸Z路上跋涉的商队25.秦朝“焚书坑儒”,而西汉则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木日的是A.压制知识分了C.推行法家思想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有区别地对待知识文化二、列举题:(10分)1、列举春秋时期著名霸主和战国七雄(6分)2、从第一个王朝建立到冃前学过哪些朝代(请按时间的先后顺序4分)三、材料题:(共40分)1、识图回答问题:(4分)图片1图片2(A)上图1是居民房屋复原图,上图2是—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B)图1种植的农作物是,图

7、2种植的农作物是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请冋答下列问题:(1)这句话出白哪位历史人物?他生活在什么时期?(2分)(2)(3)对此人应如何评价?(6分)(4)(5)你对他的哪些名言感受最深?(至少两句,请说明理出)(8分)(6)3、.阅读下列材料:(10分)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君

8、书•更法》(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1分)他在材料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1分)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分)(3)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27、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材料二:“在北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