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知己”的内涵,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

体会“知己”的内涵,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

ID:43082898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6

体会“知己”的内涵,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_第1页
体会“知己”的内涵,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_第2页
体会“知己”的内涵,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_第3页
体会“知己”的内涵,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_第4页
资源描述:

《体会“知己”的内涵,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伯牙善鼓琴》《列子》一、教学目标:1、 背诵《伯牙善鼓琴》(重点)2  掌握文言词语,翻译课文(重点)3、体会“知己”的内涵,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难点)二、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三、教学道具:多媒体。四、教学流程: 一、《列子》及伯牙简介简介:《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道家学派代表列御寇所著,郑国人。列子一生,安贫乐道,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四十年,潜心著述二十篇。其中《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纪昌学射》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

2、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是琴不是筝),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课堂作业)。峨()峨兮()若泰山。卒()逢暴雨。初为()霖()雨之操。钟子期辙()穷其趣。伯牙乃舎()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 三、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注释,说说本文的内容。或找出最能体现文章内容的句子。(提问)明确:中心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四、生根据课文注释进行翻译,师点拨。 1、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音乐。伯牙弹琴时,心里

3、想着登高山的情景。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呀像泰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啊像长江黄河!”伯牙所想到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    2、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cù)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    突然遇到暴雨,      被困在山岩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弹了起来。起先弹奏大雨连绵的乐曲,再奏出山岩

4、崩塌的音乐。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悟透其中的旨趣。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您的听力好啊,好啊!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你)所描述的想象的(意境)就如同我心里想象的一样。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五、问题探究11.“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六次;“善鼓琴”“善听”中的“善”:擅长;“善哉”中的“善”:好。2.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 高山流水(遇知音)六、问题探究21、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

5、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2、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明确: 1、“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2、道理: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知音难得,知己难求,要懂得珍惜。主旨探究七、本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告诉我们:知音难觅,要珍惜友情。八、、拓展延伸:4、名言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伯牙善鼓琴《列子》伯牙善鼓琴志在登高山,志在流水{知音难得,知己难求要珍惜

6、友情}钟子期善听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走近《列子》《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

7、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庄子有关资料学生交流)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及基特点;2、读懂原文,会概括寓意,正确认识客观事物3、探究古文二则共同的道理。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一)展示预习成果1、作者简介5.庄子(约前369~前286),名,时期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的代表人物。《郢人》选自。列子,名,相传郑国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家。《伯牙善鼓琴》选自。2、做“导学案”“基础达标”1——4题(做完后,学生展

8、示,先答答案,然后说原因,要规范完整)(二)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朗读课文。(三)借助注释和词典翻译课文。(四)合作探究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2.你从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庄子对亡友怀着怎样一份特殊的感情?3.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4.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1.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