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彩论文综述

郑小彩论文综述

ID:43101740

大小:34.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6

郑小彩论文综述_第1页
郑小彩论文综述_第2页
郑小彩论文综述_第3页
郑小彩论文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郑小彩论文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业及创业环境的文献综述郑小彩(0353326)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摘要: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是通过对已有资源的利用和新创意元素的整合,创造新市场价值的商业行为。创业活动需要一个由无数普通细节构筑的创业环境----一块培育个人成功、商界传奇和制造社会澎湃的土壤。中国的这片土壤,仍然需要补充畅通的融资机制、广阔的经理人市场、出色的工程师、完善的法制……本文先介绍国外关于创业及创业环境的研究,再简要介绍国内关于创业及创业环境的研究,最后对创业环境的现状作概括的说明。关键词:创业、创业环境一、国外对创业及创业环境的研究GEM(GlobalEntrepreneurshipMonitor,

2、企业家全球监视器)是由美国的巴布森学院和英国的伦敦商学院1998年发起,世界上研究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项目之一。GEM项目主要研究三个问题:(1)各国的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2)差异是由什么决定的?(3)创业活动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哪里?创业活动的差异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美国学者夏皮罗和索科尔(Shapero&Sokol)从一系列生活现象中发现,具有相同或相近背景的创业者在不同地方表现出的创业行为不同,而且差异巨大。由此可见,企业家精神并非都是内在成就欲望决定的,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很大。考察国外学者对创业的定义,有些学者简单地把创业定义为新企业的创建(Low和MacMillan

3、,1988)或者定义为新产品、新工艺、新组织和新市场的组合(熊彼特,1934)。也有学者更进一步阐述了创业的含义,即创业包括新创企业的创业和已创建企业的创业。例如,Weber(1990)早期提出:创业是指接管和组织一个经济体的某部分,并且以自己可以承受的经济风险通过交易来满足人们的需求,目的是为了创造利润。此外,Cole(1965)把创业定义为发起、维持和发展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的有目的性的行为。目前,创业的多数定义侧重于机会追求。经常引用的是Stevenson、Roberts和Grousbeck(1989)给出的定义。他们认为创业是一个人——不管是独立的还是在一个组织内部——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

4、程,这一过程与其当时控制的资源无关。 我们可通过界定创业研究领域来探讨创业研究的本质。Stevenson和Jarillo(1990)将创业研究归为三类:(1)研究Whathappenswhenentrepreneursact,即创业活动的后果。这类研究关注于创业活动的后果,而不是创业或创业行为本身。像熊彼特(Schumpeter)、柯兹纳(Kirzner)和卡森(Casson)这样的经济学家都是从这一视角展开研究的。(2)研究Whytheyact,即创业的动因。这类研究采用心理学或社会学的方法,主要从创业家视角透视创业的动因,但也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3)研究Howtheyact,即创业管理。

5、这一研究分支分析在不考虑创业行为的动机和结果时,创业过程的特征,主要着眼于公司从初创到成熟的演进过程。类似地,Venkataraman(1997)把创业研究界定为如何以及通过谁来发现、评价和开发能创造未来产品或服务的机会;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一过程。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创业领域包括机会来源的研究,即机会发现过程、机会评价过程和机会开发过程。他们的研究还包括社会因素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但只关注于个体因素。Zahra和Dess(2001)建议用创业行为的结果研究来补充Shane和Venkataraman(2000)对创业领域的描述。 总的来说,从创业的定义中可知:a)创

6、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b)机会追求是创业的核心要素。从创业研究领域的界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创业过程由机会发现、机会评价、机会开发以及创业结果组成;b)在创业过程中,个体创业家是核心要素;c)创业过程受到社会或环境因素的影响;d)创业可以在新创企业中发生,也可以在已创建的企业中发生。由此可知创业环境的研究只是创业研究的一个分支。一、国内对创业环境的研究国内关于区域创业环境的研究也很多,近年来出现了集中研究区域创业环境的报告,如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社会科学院联合发起,景体华主编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3-2004)》、陆大道等著的《2002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战略性结构调整与

7、区域发展新格局》、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组织、隋舵主编的《2004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研究》等等。探讨了中国的“三极”(东部沿海、西部、东北)区域、“三圈”(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八区”(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大西北)区域以及各个省级区域的创业环境,从不同的比较与评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成为区域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