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1

ID:43126690

大小:49.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1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1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1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1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短新闻两篇一一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⑴了解新闻的特点。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屮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⑶了解文章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⑷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香港回归与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⑵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屮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⑴欣赏文学作品语言

2、,品味文中蕴涵的丰富感情。⑵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教学难点】理解文屮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品读、感悟、教师点拨【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香港回归的资料图片等。【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⑴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香港回归时的影音资料。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是啊,此刻我们心潮澎湃,激情万丈,那么,假如我们是记者,目击了这一历史场景,怎样将我们的所见所闻传递给更多的人呢?小组讨论,形成一篇新闻稿。⑵讨论前明确: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①什么是新闻?②新闻的特点③新闻的结构④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

3、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①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②新闻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①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②五个“W”和一个“H”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o何人why何因how何果⑶从结构出发完成新闻稿的标题和导语小组讨论成稿,基本掌握新闻的知识。⑷大家交流新闻稿⑸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1997年7月1日

4、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冋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屮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釆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岀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本文也可以说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

5、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牛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血前。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2、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⑴给下列生字注音颠瞩凝督荆舰⑵解释下列生词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陈迹:过去的事情。瞩目:注目。3、探究课文⑴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冋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

6、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①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②“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⑵将文屮表示时问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时间地点主要事件1997年6月30日下午4点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1997年6月30日1997年6月30日下午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下午6点15分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1997年6月30日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7、1997年6月30日最后一分钟屮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1997年零点40分屮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⑶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儿个场景?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