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传播史教学14第十四章东欧巨变过程中的新闻传播

中外新闻传播史教学14第十四章东欧巨变过程中的新闻传播

ID:43147664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6

中外新闻传播史教学14第十四章东欧巨变过程中的新闻传播_第1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教学14第十四章东欧巨变过程中的新闻传播_第2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教学14第十四章东欧巨变过程中的新闻传播_第3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教学14第十四章东欧巨变过程中的新闻传播_第4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教学14第十四章东欧巨变过程中的新闻传播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新闻传播史教学14第十四章东欧巨变过程中的新闻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东欧巨变过程中的新闻传播东欧剧变意味着冷战的终结。北约完胜。冷战是指1947年一一1991年间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的时期。第一节东欧国家的新闻改革第二节前苏联的新闻改革第三节东欧巨变后的新闻界第一节东欧国家的新闻改革一、改革前新闻体制的特点及缺陷二、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等国的新闻改革一、改革前新闻体制的特点及缺陷1、改革前的政治体制苏联体制的模板共产党一党执政国有制强烈的意识形态2、新闻体制的特点第一,执政党和政府严格控制新闻传事业。第二,各种新闻媒介都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第三,消除了新闻传播同业间

2、的竞争。3、新闻体制的缺陷传播模式单一化;自上而下信息来源单一化;一个声音媒介功能单一化;政治宣传管理主体单一化;执政党二、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的新闻改革1>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共产党执政之初,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了自己的党报体系,后来进行了改革:首先,从形式上看,南斯拉夫的新闻传播媒介,不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不是官报,而是具有浓厚民间色彩的传播企业实体;其次,南斯拉夫新闻工作者享有相当程度的新闻自由。再次,是新闻媒介相对独立的地位。依据南斯拉夫当时的法律,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和工厂、公司一样,享有广泛的自治权。除了和企业一样有权制定企业内部的工作条例,决定资金分配和个

3、人收入分配,决定编制,厂长或经理由自治机关选举等外,新闻媒介还能够在经济上自给自足;业务上,在编辑方针许可的范围内,新闻媒介有权独立处理各种稿件。新闻媒介之外的任何机关和个人都无权指示其主编写什么和怎样写。2、波兰雅鲁泽尔斯基(1923.7—)20世纪80年代初,当团结工会运动兴起的时候,雅鲁泽尔斯基于1981年集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政府总理、国防部长党政军三权于一身。1981年12月,他在波兰实施“战时状态”,一夜之间将团结工会领导人一网打尽。1989年春,他又倡导召开圆桌会议,向团结工会和平让权,开创了东欧剧变的先河。在1981年召开的波兰执政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新闻传播改

4、革就被提上了日程。大会决议指岀:“报刊、电台和电视台的任务是,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化创造条件——贯彻言论自由、公共生活的公开性,以及社会对执政机构的监督,激发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的积极性等宪法原则。”1984年7月1日,又正式颁布了新闻法。其基本内容是:公民有知情权和使这个权利得以有效贯彻的条件。各单位不能以任何借口拒绝向有关记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情况(涉及国家、军队、银行、律师、医药、诉讼机密除外)。如拒绝提供情况,记者可以向最高行政法庭起诉。该法还规定报刊批评所涉及的部门应无条件履行对批评给予答复的义务,同时记者也必须为提供的材料保守秘密。3、匈牙利匈牙利新闻传播改革的最初历史,可以追溯到

5、1968年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80年代中后期,随着苏联政治改革的展开,匈牙利的新闻媒介更是加大了开放力度。1986年4月,匈牙利通过了新闻法。其主要宗旨就是保护新闻工作者的权利。根据新闻法,除了国防、外交和个人隐私外,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公开报道的。政府对新闻媒介采取“三T政策”,即“拥护”、“反对”、“容忍”。当时在匈牙利国内流行着一句话:匈牙利的高压锅很不错,有一个出气口。有一个匈牙利副总理对外国记者说:“一个社会总得有让人出气的地方,如果大家都无处发泄,很可能酿成一场火灾的爆发,你开了一个孑总有气跑出来,锅盖就掀不掉了。”第二节前苏联的新闻改革一、戈尔巴乔夫的新闻观念二、前苏联新闻改

6、革的主要内容1990年,戈尔巴乔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苏联解体。2008年9月18日,美国国家宪法中心,美国前总统布什向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颁发“自由勋章”。一、戈尔巴乔夫的新闻观念1、让公开性大放光明2、将一切置于报刊的监督之下3、使报刊成为反馈联系的通道4、坚持社会主义的新闻原则1、让公开性大放光明所谓公开性,实际指的是公开地把与公民利益有关的社会发展的全部问题(事情)通报或告知给公民。在这个意义上,扩大公开性,或者让公开性大放光明,一方面意味着被通告问题范围的扩大,另方面也意味着接受通报者人数的增加。戈尔巴乔夫说:“公开性是社会主

7、义民主不可分离的一个方面,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准则。广泛及时和公开通报消息,是信任人民、尊重他们的理智和感情,以及他们能够搞清楚某些事件的能力的证明。”他又说:“我们应该扩大公开性,应当将更多的事公诸于众,我们的人民应该知道劳动集体、区、州、共和国、全国正在发生的一切。”2、将一切置于报刊的监督之下根据戈尔巴乔夫的理解,新闻传播媒介“是最具有代表性和群众性的公开性讲坛,党关心使公民的呼声能从这个讲坛里没有任何阻碍地发生,使之不仅仅通报全国所进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