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循序渐进_还是_平行推进_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

_循序渐进_还是_平行推进_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

ID:43150403

大小:115.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9-26

_循序渐进_还是_平行推进_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_第1页
_循序渐进_还是_平行推进_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_第2页
_循序渐进_还是_平行推进_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_第3页
_循序渐进_还是_平行推进_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_第4页
_循序渐进_还是_平行推进_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_循序渐进_还是_平行推进_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_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樊纲、胡永泰“: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樊纲(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100038)胡永泰(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经济系)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冃前在改革理论和政策研讨中颇为流行的“循序渐进”概念并不能确切地说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因为各种体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不可能改好了一个再改下一个,否则会出现体制“不协调成本”。文章提出了的概念,作为改革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瓶颈),都是无效率的。)的改革“超前”和“滞后”都同时积极推进改革,(

2、革之前)体制的不协调成本自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在处理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轨经济中出现的所谓“金融市场(sequencing)这个概念开始频繁出现在经济讨论中。这对于纠正过早自由化”问题时“,循序渐进”过去转轨政策讨论中的许多重大谬误,有积极的意义。因为那些在过去长期一味鼓吹“越快开放就越好”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员、跨国公司的经济学家以及许多西方学者,现在不得不承认他们以前不谈任何前提条件地鼓吹发展中国家或转轨经济要全面、迅速地开放市场,是荒谬的。由此引起的理论讨论,引导了人们去更多地关注体制转轨的路径或方式的研究。但同时“,循序渐进”这个概念又会引起误导,因

3、为它可能不是一个确切地描述制度变革的现实与本质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有用的改革政策的分析工具。(parallelpartialprogression,PPP),来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提出另一个概念框架,即“平行推进”分析制度变革的路径,以便能够:(1)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体制转轨过程的实践做更为准确的理解与分析,特别是对实际发生的事情做出更科学的解释;(2)为体制转轨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变革提供更为有用的政策研究工具。(sequencing)概念的缺陷一“、循序渐进”“循序渐进”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改革政策B应当在改革A完成以后才能实行月体制的实现以A体制的形成为前提条

4、件。它可以图示为:循序渐进:A—B—C—图1这一理论相对于以前的“无条件改革”观点,其优点主要是它对一种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的重视,确认了一种体制的“有效性”与其他体制之间的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而这一理论之所以在最近开始受到重视,现实原因是亚洲一些国家,在许多体制(如公司制度、金融监管、政府改革、法律体系建设等)都还很不充分的情况下,就搞了“金融开放”,结果因“金融早熟”而导致了金融危机,经济衰退。42005年笫1期但“循序渐进”的概念,仍然不能用来全面地分析各种体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不能反映各种制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和制度变迁过程中各种制度必须相互“协

5、调”或相互“兼容”的基本要求。问题在于:如果A体制没有形成,B体制不能有效,但是,另一方面,如果B不能建立与发展起来,A也不可能有效动作和发展体制之间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往往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而不是单方向的依存关系!比如,没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不可能充分改革;但没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企业改革也难于充分展开。没有产权改革,使“所有权约束”发挥作用,法律体系很难完善,但反过来说,没有法治的建设,所有权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金融监管与“金融开放”的关系而言,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重要的条件,但如果没有金融开放,没有国际金融资木的进入,监管制度也不可能最终完善

6、起来,因为人们都无法知道在开放的条件下哪些东西要进行监管。不开始放开部分金融市场并允许一些国外金融机构进入这个市场博弈,所谓的“金融监管”也就不会真正的建立。没有游戏者的参与/尔也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监管游戏者的监管框架。同时,就这个概念的解释力而言,。比如,中国正在进行的渐进式改革,其实不是等A改好了〃,“循序”(A)(B,的过程。举例而言,理论界曾有争论是“先放开价格”“(双轨价格和企业改革(包括发展非国有企业))的同时,。另一个曾有的争论是先改制”企业(A)〃是搞了“上市公司30%的股份可以由私人持有”“一方面是部分地开始发展资本市场。现实中也很难想象中国

7、可以没有资本市场的发展就可以完成企业改革,也很难设想要等到企业都改好了再来发展资本市场。有人说中国没有向世界开放其金融市场。但事实并非这样。中国只是没有“彻底”地开放其金融市场/旦已经“部分”地进行了开放,比如中国已经从1997年实现了人民币经常账户的可兑换;并在近些年渐渐地增加了可以在国内“部分”地区经营“部分”金融业务(例如外币)的国外金融机构的数量(所有申请者中的)。加入WTO后,可以想象在未来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将继续这种“部分”“渐进式变迁”,尽管这“部分”会有不同程度的加大,在资本市场上'也可以通过先允许少数国外证券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再逐步的扩大国外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