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3166307

大小:627.13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9-26

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首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2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世纪20年代,疑古学派怀疑夏商历史的真实性。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提出“走出疑古时代”,重建中国上古史。能够推翻疑古学派学者观点的是A.甲骨文的识读与解释B.铁农具的发明与使用C.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D.礼乐制度建立与巩固【答案】A【解析】【详解】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可以记录商代的相关史实,因此甲骨文的识读

2、与解释有助于推翻疑古学派学者观点,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是周朝的,不符合题意,排除。2.“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答案】A【解析】【详解】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突出的是血缘关系,二者相符,A选项正确。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

3、关,D选项排除。3.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件青铜器代表的是三星堆文化,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在地图中表示序号为③,故选C。①为山东省,排除A;②为河南二里头文化,排除B;④为湖南省,排除D。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

4、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5.柏杨称商鞅变法是在黄金大时代的一次惊心动魄的大魔术。这次变法使秦国A.出现迁徙与择业的相对宽松环境B.私人工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

5、展C.士人阶层冲破束缚出现思想争鸣D.创建新权力结构实现富国强兵【答案】D【解析】商鞅变法最大作用是在战国纷争的时代,促使秦国富国强兵,实现了争霸的实力,D正确;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限制工商业发展,A、B错误;百家争鸣是商鞅变法的背景,C错误。6.下列主张与“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B.“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C.“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D.“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服诸侯者,以其威势也”【答案】D【解析】材料

6、中属于法家思想,法家主张“法”“术”“势”,D中“以其威势也”说明权威重要性,符合法家思想,故D正确;A和B均属于道家思想;C中儒家思想。7.随着个体小农经济确立,我国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以下资料可以用来研究古代精耕细农业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骨耜是奴隶社会,即商周时期的生产工具,此时小农经济尚未形成,故①错误;垄作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耕作技术,是属于精耕细作的一种表现,故②正确;翻车是曹魏时期出现的灌溉工具,属于精耕细作,故正③确;曲辕犁是隋唐时期在江东地区

7、出现的耕作工具,属于④精耕细作,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进步8.下表中言论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出自韩非《五蠹》,提倡因时制宜,不同时代而取适宜的制度和政策,排除A;B出自《荀子.王制》,主张礼法并用,故选B;C是西汉董仲舒的观点,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除C;D是孔子的思想,排除。9.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

8、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下列属于¨波峰”时期政治特征的是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B.门阀与皇权共治C.形成集体宰相制度D.初创大一统帝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为大一统帝国,形成了皇帝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儒家正统、和“士大夫政治”等一系列制度,故被称为“波峰”,D项正确。秦汉时期贵族政治处于发展阶段,排除A。门阀与皇权共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