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3167663

大小:213.67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9-26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1.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在1947年7月到8月,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被西方称之为“莫洛托夫计划”。该计划初步筑起了东欧的经济壁垒。“莫洛托夫计划”的出现最终A.推动了东欧经济的发展B.顺应了经济区域化要求C.加剧了欧洲经济的分裂D.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莫洛托夫计划”构筑了东欧的经济壁垒,但题

2、意并未体现其对东欧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故排除A项;“莫洛托夫计划”是为了针对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并非是为了顺应经济区域化的要求,故排除B项;“莫洛托夫计划”与马歇尔计划针锋相对,最终加剧了欧洲经济的分裂,故选C项;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的是华约的组建,故排除D项。2.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一幅讽刺漫画:代表美国的山姆大叔指着CED(将欧洲防务纳入北约领导的协议)对代表法国的玛丽安说:“要么你就买这个玩具,要么你就什么都没有”。这幅漫画A.表达了法国对美国霸权政策的不满B.反映了欧洲一体化冲击了两极格局C

3、.表现了法国争夺北约领导权的意图D.表明法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一幅讽刺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这幅漫画反映出当时法国对美国粗暴干涉法国主权的厌恶,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不满,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美法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出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故B项排除;材料反对的是法国对美国霸权主义的不满,没有体现出法国争夺北约领导权和外交政策,故CD项排除。【点睛】“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一幅讽刺漫画”是关键信息。3.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的增加联邦

4、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快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国会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美国A.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B.政府压缩“福利国家”开支C.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冲击D.政府决策受到冷战思维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肯尼迪总统提出的“加快太空开发的方案”与美苏争霸有关,因此这一方案在国会获得支持说明当时美国的政府决策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故答案为D项。知识经济的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美国政府压缩“福利国家”的开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国会与总

5、统之间的关系是分权制衡原则的体现,排除C项。4.1938年东欧国家对西欧国家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68.4%,而1953年仅有14.4%出口产品输往西欧。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二战后东欧经济的普遍衰退B.西欧各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国际关系变动影响经济联系D.意识形态的对立制约全球化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东欧国家出口产品输往西欧的比重锐减,是因为两极对峙格局的出现,即国际关系变动影响经济联系,故C项正确;材料是对外贸易的数据,不能体现出东欧经济的普遍衰退,故A项错误

6、;B项和材料信息无关,故错误;材料信息涉及的是欧洲,不是全球化,故D项错误。5.《二战后美苏(俄)核武器数量估计》。据此可知A.核武器的出现加剧了对抗B.美苏(俄)核武器水平存在差距C.核恐怖平衡维系世界和平D.美苏(俄)关系从紧张走向缓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表内容可知,美苏两国的核武器数量是个变化的过程,两国的关系也是变化的过程,不能说明核武器的出现就加剧了对抗,故排除A项;数量的变化无法体现水平的差异,故排除B项;核恐怖平衡维系世界和平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C项;由图表内容可知,2

7、000年以后,美俄的核武器数量大幅减少,说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故选D项。6.美国近年来披露的档案证实:“在朝鲜战场上,苏联没有出动一兵一卒,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定却一直受苏联的牵制和制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其最终放弃动用核武器,并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全境的企图。”这反映出A.“冷战”中伴有“热战”B.社会主义阵营的优势非常明显C.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D.苏联曾对美国构成实质性威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定却一直受苏联的牵制和制约……《中苏友好

8、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其最终放弃动用核武器,并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全境的企图”信息可知苏联曾对美国构成实质性威胁,D项正确。朝鲜战争属于“热战”,美苏“冷战”中同时伴有“热战”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内容,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比较,无法推断出社会主义阵营的优势非常明显,且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排除B。1955年《华沙条约》的签订,标志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与材料不符,排除C。7.1969年,联邦德国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