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43175577

大小:38.4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26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每科满分:100分,共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

2、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下令焚烧史记、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三类书不在焚毁之列:《秦记》;博士官管理之书;实用之书:医药、卜筮、种树等)。次年,由于卢生、候生欺骗始皇能得长生不老之药,败露后始皇大怒,认为儒生多以妖言惑众,于是坑杀460多名儒生于咸阳。由以上史实可以看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目的是A.建立严刑峻法的治国机制B.树立君临天下个人权威C.禁止是古非今的任意诽谤D.维护专制主义的集权政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

3、料“卢生、候生欺骗始皇能得长生不老之药,败露后始皇大怒,认为儒生多以妖言惑众”可知,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借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批评时政,直接导致秦始皇焚书坑儒,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治国体制,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秦始皇禁止是古非今,没有体现出树立个人权威,故B项排除;D项是根本目的,排除。2.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B.科举制

4、的弊端难以革除C.户籍制度不合理D.移民制度僵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虽然“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却是“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政策的制定和违反都说明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对科举制政策的违反,而不是客观上反映了科举制本身的“弊端”,故B项错误;户籍制度是古代有效的管理措施,科举考试中出现“冒籍”,主要与科举制度实施有关,不能以此否定户籍制度,偷换概念,故C项错误;“冒籍”不等于“移民制度”,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3.古人写字用

5、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A.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C.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D.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主要说的是造纸术发明出来了以后,便利了书写,在造纸术发明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成语和文化记载,故

6、选C。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印刷术的情况;B项错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材料也无从体现;D项错误,材料并未交代科学技术的传承的作用。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四大发明。4.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湘军出身的成员已经在督抚中占据了多数。其中,为总督者已达5人。(同治)三年五月,总督只有一个旗人,巡抚一个也无。湘、淮军将帅还拥有自行招募的私家军队,其权力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封疆大吏。材料反映了A.顺应近代化需要,清政府大力实施权力的转移B.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满洲贵族的统治C.满族贵族的专制体系

7、受到地方汉族势力的挑战D.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清政府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不会实施权力的转移,排除A;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没有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也没有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排除BD;根据“湘、淮军将帅还拥有自行招募的私家军队,其权力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封疆大吏”可知满族贵族的专制体系受到地方汉族势力的挑战,C正确。故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名师点睛】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坚持

8、斗争14年。颁布了纲领,是旧时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发生在新的时代,反映了新的时代的特点,其中最能反映时代发函潮流的是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常考的知识点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施政纲领、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义和团运动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