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答案解析.

2016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答案解析.

ID:43198863

大小:11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7

2016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答案解析._第1页
2016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答案解析._第2页
2016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答案解析._第3页
2016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答案解析._第4页
2016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高考全国卷I文综历史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日要求的。历史部分24孔子是儒

2、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Z,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五经是孔子编订的奠基,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不是孔子编订,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故选C。A选项五经是孔子自己整理的典籍,而论语是空子弟子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五经的话可以很简单的排除掉。B选

3、项“背离”这两个字,和儒学的传统和发展历程是不符合的。D选项儒学由秦始皇焚书坑儒而断绝,断绝不符合历史事实。考点: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5图4位汉代画像砖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说明当时压4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国古代的农业,由题干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集体劳作的场景可知应选D.AB两项在图没有反映,C项说法错误,此时,土地已是私有制。考点:古代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4、耕作方式的变化26史载,宋太祖某tl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问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由“偶有误失,史官必书Z,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宋太祖不开心的原因是因为史官对帝王的H常行为秉笔直书,他害怕自己偶尔的行为失误也会被史官如实记录,所以说修史对影响到君主个人的行为选择,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5、宋代史官所撰实属全部真实可信明显过于绝对,所以B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出史官与君主之间的尖锐矛盾,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rti“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宋太祖确实对史官如实记录的做法不开心,不愿意其记录,但这是表面现象的描述,不是对此事本质问题的反映,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考点: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

6、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A项说法错误,C项不符题意,在央集权制度下,地方要接受央的领导,D项错误,由“直属六部”、“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等内容巡抚的出现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能够集权力,提高效率,故选B。考点: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819世纪期以后,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

7、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工业品深入到国的民众生活,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tl益密切。故选C。考点:近代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29甲午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

8、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甲午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虽然当时国并没有完成军队的西式改革。由“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可知他们判断的依据主要是他们认为洋务运动受到较大成效,故选Cc洋务运动虽然对国军队进行了西式改革,但也局限于部分,并没有对全部军队实现西式改革,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集权制度将权力集在少数人手,虽然能够提高决策效率,但不利于调动全体的积极性,所以集权制度对国的影响不全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