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谷物粉项目建议书

复配谷物粉项目建议书

ID:43204722

大小:165.55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9-26

复配谷物粉项目建议书_第1页
复配谷物粉项目建议书_第2页
复配谷物粉项目建议书_第3页
复配谷物粉项目建议书_第4页
复配谷物粉项目建议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配谷物粉项目建议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配谷物粉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复配谷物粉项目概论第二章复配谷物粉项目规划及生产规模第三章复配谷物粉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第四章主要建(构)筑物建设工程第五章技术方案与设备的选择第六章环境保护第七章复配谷物粉项目节能分析第八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九章复配谷物粉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章复配谷物粉项目经济评价第十一章复配谷物粉项目综合评价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复配谷物粉生产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二、项目拟建地址1、项目规划地址通化某某工业园区2、项目建设地社会经济分析通化市实施工业企

2、业提质增效工程,加强规模企业培育,推动重点企业释放产能、扩产提效,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同时,启动大健康产业5年行动计划,谋划布局千亿级产业扩容集群项目,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工业提质增效。继续实施工业企业扩能提升和“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推进100个重点技改项目、10户企业并购重组,120种产品创新,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抓好改善消费品供给、降本增效、制造业升级3个专项行动。制定降低企业成本的具体措施,实行收费清单管理模式,为企业减轻负担。加强银企对接、产需衔接和生产要素

3、供应保障,搞好监测分析,稳定工业运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展30个重大医药健康产业项目、10个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推进建设国家生物医药集聚区,创建全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把“通化?中国医药城”长白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打造成为国家级永久性论坛品牌。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和保健品产业,实施康美、美保等30个超亿元功能食品项目,提高食品产业精深加工能力和附加值。实施通葡、通天等葡萄酒系列产品改造,促进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建设冶金产业园,支持服务通钢保生产、保稳定,协调消化钢铁产能。加快江东老

4、工业区搬迁改造,续建装备制造产业园,石油化工机械改造项目投产达效。抓好玄武岩、石墨、钾长石、火山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发高端产品。实施矿产资源"探宝工程”计划,推动石油项目勘探开发。启动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继续开展''食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提升年”活动,全面提升通化产品和品牌声誉。三、项目提出的背景1、大力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当前,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党中央已经确定了我国科技面向2030年的长远战略,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5、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要进一步明确国家目标和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在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上创造新产业新业态,力求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产业发展。2、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作为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未来30年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

6、之路。四、报告研究范围该报告主要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十个方面:1、确定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方案。2、确定产品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方案。3、确定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确定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5、确定公用工程设施建设方案及供水、供电方案。6、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7、项目实施进度建议。8、确定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措施。9、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10、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

7、评价。五、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涌来,全球制造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调整和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纷起应对,制订国家战略,以求在行将到来的变革中取得主动。美国于2011年颁布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以"确保美国在先进制造业中的领导地位”;随后,又提出了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的口号。德国提出《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英国制订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相继提出物联网和机器人战略,法国起草了《未来产业》规划,韩国则有"未来增长动力计划”,等等,无不是为促进本国制造业适应未来、赢得发展。中国制造

8、业就规模和总量在世界名列第一,但中国制造业在效益、效率、质量、产业结构、持续发展、资源消耗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中国制造业必须从规模、速度的发展轨道转向质量、效益的发展轨道,从髙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才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继续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相对应。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