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传媒版中职语文《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第23课 传媒版中职语文《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ID:43206274

大小:27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02

第23课 传媒版中职语文《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_第1页
第23课 传媒版中职语文《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_第2页
第23课 传媒版中职语文《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_第3页
第23课 传媒版中职语文《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_第4页
第23课 传媒版中职语文《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3课 传媒版中职语文《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山西祁县。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作者简介自主学习1、转苍翠是什么意思?潺湲是什么意思?两句写的是什么?表现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谁倚?为什么倚?倚在那干什么?写

2、这些表现什么?3、渡头落日是什么样的情景?烟是哪来的?这两句侧重点是什么?初读感知1、诗歌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有何特点?秋天。水色山光之可爱,虽深秋,山依然苍翠,水依旧潺流。作者倚杖柴门,看风景。临风听蝉,神驰邈远,自由自在。2、谁倚?为什么倚?倚在那干什么?写这些表现什么?内容概括开头二句写景。着意刻画水色山光之可爱,虽深秋,山依然苍翠,水依旧潺流。三、四两句,转而写情。作者倚杖柴门,临风听蝉,神驰邈远,自由自在。五、六句又间写景致。渡头落日,墟里孤烟,地道山村风物。最后两句再写人情。接舆、五柳、洁身自好,高风脱俗。风光无限,加之人物疏狂,令人情趣陶

3、然。1、首联“转”与“日”字妙在何处?“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声响,动静结合的画面。诗歌赏析2、颔联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就是诗人的形象。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

4、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辞》)的陶渊明有几分相似。3、颈联“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用的手法?“上”字妙在何处?白描手法。“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田园居之一》)点化而来。“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4、尾联裴迪的形象和作用?五柳是谁,本诗指谁?想表达什么?诗人把裴迪与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接舆类比,沉醉狂歌的样子,乃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和由衷的好感与欢迎,诗题中的赠字,也便有了着

5、落。《五柳先生传》的主人公陶渊明,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作者以陶潜自比,表明自己幽居山林、超然物外、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志趣。总的来说,这首诗不可单纯地当作写景诗或闲适诗来看,作者并非闲逸地描写辋川暮景以寄托闲居之情致,将景物作为欣赏的对象或情感的附着物,而是把景物看作时间意义的体现者,在写景的同时,表达对生命之思索,可谓是一首以景写意的哲理诗。总结:主旨概括描绘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舆比裴迪,以陶潜比自己。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抒发了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6、诗中用到的典故:(1)关于“五柳前”,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写到:“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人亦称陶渊明为“五柳先生”。(2)关于“接舆”“狂歌”:接舆jiēyú,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接舆佯狂避世,曾迎孔子之车而歌。孔子适楚,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这就是“接舆歌凤”典故的由来。东晋诗人陶渊明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之句,就是借用的“接舆歌

7、凤”的典故。在《庄子·人间世》亦有类似记载。唐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句。作业布置:背诵本诗,深入理解诗意情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