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工测(7地形图的测绘)

实用工测(7地形图的测绘)

ID:43208987

大小:4.29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10-03

实用工测(7地形图的测绘)_第1页
实用工测(7地形图的测绘)_第2页
实用工测(7地形图的测绘)_第3页
实用工测(7地形图的测绘)_第4页
实用工测(7地形图的测绘)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用工测(7地形图的测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7章地形图的测绘7.1地形图的比例尺7.2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7.3地物表示方法7.4地貌表示方法7.5测图前的准备工作7.6地形图的施测方法7.7地形图的绘制7.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7.1.1地形图的比例尺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分数。书写形式:1:500、1:2000、1:10000、1:1000000等2.图示比例尺 图解距离,可抵消图纸伸缩变形的影响。1.数字比例尺比例尺:图上长度与相应实际长度之比。1:20003.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城建、工程使用,采用外业实测或航测。中比例尺:1:1万1:2.5万1:5万使

2、用航测测绘的国家基本图。小比例尺:1:10万1:25万(1:20万)1:50万1:100万由大中比例尺图编绘。定义: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用途:(1)选择成图比例尺的一种依据;(2)概略地确定所需量距的精度。1.0m0.5m0.2m0.1m0.05m比例尺精度1:100001:50001:20001:10001:500比例尺4.比例尺精度从上表可看出:比例尺越大,其比例尺精度越高。例如要求在图上能反映地面上0.2m的精度,则,因此,选用测图的比例尺不得小于1:2000。大、中城市城区基本图,一般用于图城市详细规划、管理、地下工程竣工图和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3、等1:500小城市、城镇街区基本图,一般用于图城市详细规划、管理和工程项目的施工图设计等1:1000城市郊区基本图,一般用于城市详细规划及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等1:20001:5000城市管辖区范围的基本图,一般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区域位置、方案比较等1:10000用途比例尺表7-2不同比例尺图的用途5.地形图比例尺的选用2.地形图分幅两大类:(1)按经纬度分幅,图幅呈梯形,用于中小比例尺图分幅。例如1:10万每幅图为经差30′、纬差20′,呈梯形状。(2)按坐标格网分幅,图幅呈矩形或正方形,用于大比例尺图分幅。1.目的:便于测绘、管理与使用7.1.2地形图的分幅

4、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采用矩形分幅法,图幅大小有40×40cm(1:5000)与50×50cm两种:比例尺图幅尺寸(cm)实地面积(km2)1:5000图幅内分幅数1:500040×40411:200050×50141:100050×500.25161:50050×500.0625642.矩形分幅与编号(1)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2)以1:5000编号为基础后面加罗马数字的编号法:如右图以1:5000地形图西南坐标公里数为基础图号,后面再加罗马数字Ⅰ、Ⅱ、Ⅲ、Ⅳ组成。矩形分幅的编号法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x—y1:5000图坐标取至1km如32-561:2000、

5、1:1000图坐标取至0.1km如32.0-56.01:500图坐标取至0.01km如32.00-56.00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举例:3.数字顺序编号法。带状测区或小面积测区,可按测区统一用顺序进行标号,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用数字1,2,3,4,…编定,如图所示,其中“新镇-8”为测区新镇的第8幅图编号。4.行列编号法。行列编号法的横行是指以A、B、C、D、…编排,由上到下排列;纵列以数字1、2、3、…,从左到右排列来编排。编号是“行号-列号”,如图所示,“C-4”为其中3行4列的一辐图幅编号。北京市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象限行列编号法,把北京市分成四个象限,每个象

6、限内再按行列编号。把北京市分为4个象限,顺时针排列Ⅰ、Ⅱ、Ⅲ和Ⅳ。在每个象限内,以纵4公里,横5公里为1∶10000比例的一个图幅,例如编号Ⅱ-2-1表示在第2象限第2列第1行,见下图(a)。各象限内行列均自原点向外延伸。1∶5000比例尺的图幅大小是把1∶10000图幅再分为4个象限,见下图(b)剪头所指的编号为Ⅱ-2-1(1)。1∶2000比例尺图幅大小是把1∶10000图幅分成25幅,下图(c)剪头所指的编号为Ⅱ-2-1-[15]。1∶1000比例尺图幅大小是把1∶10000图幅分成100幅,剪头所指编号为Ⅱ-2-1-73。1∶500比例尺图幅大小是把一幅1∶10

7、00图幅再分为4幅,它的编号是Ⅱ-2-1-73(4),见下图(d)。北京市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象限行列编号法:4132Ⅱ-2-1Ⅲ-1-1Ⅰ-1-1Ⅳ-2-3100999897969594939291908988878685848382818079787776757447271706968676665646362616059585756555453525150494847464544434241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