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ID:43211573

大小:2.06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10-03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_第1页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_第2页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_第3页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_第4页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引语: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想一想,如何做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1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怎样才算“读懂”?】一、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歌大意:时、地、人、事、景、物二、领会深层意思1.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2.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3.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近几年各省的高考题的变化趋势是越来越侧重对诗歌内容的考查。要想在高考中赢得诗歌鉴赏的高分,必须学会读懂诗歌。在复习时必须转变“轻读诗、重做题”的观念,沉下心去,反复咀

2、嚼,多加品析,做到真正了解诗歌的内容。5古诗词特点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凝练含蓄言简意丰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6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重要字词、语序、省略)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补充省略!还原语序!读诗思路:重要词语!特点:7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不知人面去何处,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读懂诗歌始鉴赏鸟儿躲避着时而后退的船(鸟避征帆却),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些,便惊得鱼

3、儿慌不迭地散开去(鱼惊荡桨跳)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纲要求:二、答题时存在的问题: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方法归纳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何处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

4、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秦观《鹊桥仙·七夕》——交代了写作对象(七夕);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交代了写作目的(留别);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交代了时令、地点、事件;暗含写作者的所闻所感。原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本诗描写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

5、笛声而引发思乡之情。13(一)看标题,抓题眼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总结方法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诗人借用贾谊的

6、典故,抒发了自己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总结方法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前

7、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三)看作者,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