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论据复习指导

中考议论文阅读论据复习指导

ID:43226484

大小:958.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0-04

中考议论文阅读论据复习指导_第1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论据复习指导_第2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论据复习指导_第3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论据复习指导_第4页
中考议论文阅读论据复习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议论文阅读论据复习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中考议论文阅读论据复习指导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丁小林中考论据考查的热点问题一、概括事实论据二、辨别事实和道理论据三、补写事实或道理论据四、分析体会论据的作用读课文,找论据阅读《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想一想,课文列举了几个事实论据?试组内分工,将它们概括出来。温馨提示:请注意圈画批注符合题目要求的关键信息,以便于思考归纳。对比思考找规律1、阿基米德的故事;2、阿基米德死在罗马军人的剑下;3、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蹲在地上专心研究圆形,死在罗马军人剑下;4、阿基米德无视利剑,专心研究圆形。你最欣赏哪一种说法,试

2、谈谈理由紧扣论点,概括才会准确到位抓住要素,概括才能简洁明了(人物+情境+事情)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高低,是与他可能遇到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以《人间喜剧》而名扬天下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拥有顽强的精神,具备大无畏的勇气,决不轻言失败,决不向命运低头。他曾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了这样一句话:“我粉碎每一个障碍。”这根手杖是坚定人生信念的象征,使他具有直面每一个挫折的勇气,从而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铸就了辉煌的人生。试概括下列语段中的事实论据(15个字以内)论据解惑有人认为,《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及的五个事实论据,可以删去其中一

3、些。还有人认为,事实论据就是要列举名人的事例,文中那个小女孩和那些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不宜作为事实论据。试结合你对事实论据的认识,谈谈你的看法。一、课文中列举的五个论据涉及不同时间、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人物,它们全方位、多角度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二、事实论据是指历史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女孩及画家的事例属于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典型事例,是可以作为事实论据的。它们能让作者的论证更全面,更具普遍性和说服力。温馨提醒:道理论据是指先知哲人的论述名言,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自然科学的公式、定律以及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等

4、。《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一篇以事实论据为主的议论文,文章也引用了名人名言,其中第三节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两句话都是道理论据吗?句段一:《庄子》记痀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虽然天地大,万物多,我只注意蝉的翅膀)。”(引用名著,道理论据)句段二: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引用名言,道理论据)——梁启超《敬业与乐业》句段三: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引用成语,道理

5、论据)——季羡林《成功》句段四:苦尽必甘来。开学来,连续30多天的不间断跑步,每天3次,每次1500米,风雨无阻,我苦不堪言。让我欣慰的是,我的长跑顺利地通过了测试!(引用数据,道理论据)请你判断,到底谁对谁错基本含义是区分论据的根本依据。不要看到引号就以为是引用名人名言,不要看到成语就以为是引用俗语警句,不要看到数据,就认为不是客观事实.把握含义,判断才识谁对谁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以事实论据为主,有人为这篇文章补充了一些道理论据,试判断是否恰当。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3、

6、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补充论据千万不能望文生义,浮于字面;补充论据要深刻理解并紧扣文章的论点。比如课文中“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实际上是强调人的高贵在于有宝贵的思想,有内在的精神财富,有纯正的精神追求的意思,论据的补充必须紧扣这些意思进行。否则,就达不到证明论点的效果。理解论点,补充才能恰到好处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高低,是与他可能遇到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以《人间喜剧》而名扬天下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拥有顽强的精神,具备大无畏的勇气,决不轻言失败,决不向命运低头。他曾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了这样一句话:“我粉碎每一个障碍。”这

7、根手杖是坚定人生信念的象征,使他具有直面每一个挫折的勇气,从而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铸就了辉煌的人生。小试身手:下列语段中用巴尔扎克的事例来论证观点,请你分别为它补写一个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温馨提示:找准论点,理解内涵,多角度选材(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领域、各种人物)我们再回到《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请大家想一想,文章第3节的最后一句话有何作用?全面思考,体会才能深刻准确下列语段出自《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第一节,试体会鲁迅的事例在其中的作用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

8、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