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用药误区与用药教育

病人用药误区与用药教育

ID:43232158

大小:592.5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9-10-05

病人用药误区与用药教育_第1页
病人用药误区与用药教育_第2页
病人用药误区与用药教育_第3页
病人用药误区与用药教育_第4页
病人用药误区与用药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人用药误区与用药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用药误区与用药教育(社区培训资料)冯春雷提要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用药的心理误区特殊人群某些用药误区不同疾病某些用药误区防止患者用药误区的对策我们知道影响药品治疗效果的因素比较复杂,包括医生、护士、药师、患者的相互配合和协调。药师是药品使用质量等药学服务方面的最后一道安全卫士,地位十分重要。这种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由我们职责、岗位所决定的。药学服务核心是合理用药,保证医生选药合理、护士、患者用药正确。多数用药是患者自用,消除患者用药误区显得重要。防止有些人随意用药,盲目用药,不仅没治好病,还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是我们药师责任和义务。因此,药师应该主动对患者的用药,进行

2、教育用药使患者走出误区,正确用药,形成有特色咨询是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患者需要的。从用药的心理误区、特殊人群用药误区、不同疾病用药误区三方面说明用药教育与患者用药误区重要性。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患者使用药物后,有无效果,疗效多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列举如下:1.文化因素患者的求医行为、选择药物的习惯与偏见、对用药的民间传说、舆论和宣传、患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等因素都能影响药物的心理效应。如:城市居民一般推崇现代医学,喜欢用西药;而农村居民,多首先去找中医或民间医,服用中药或单方草药。一般在治疗无效时,才去找西医。也有一部分人,始终只相信中

3、医或西医。4.药物的制备、剂型和包装医务人员应当交流并把患者对药物选择的信息(如剂量、包装、价格等)提供给药厂或商人。成都军区军医学校调查了8所部队医院中1,016名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问题,结果发现,对药物颜色的选择,以喜欢白色的最多(41.6%),其它依次为:浅黄色(23.2%)、浅红灯色(17.2%)、浅绿色(11.7%)、棕色(2.3%)、黑色(2.2%)、紫色(1.8%)。看来,患者喜欢色淡鲜明的药片,不喜欢深色者。对药物的味道,最喜欢甜味(40.9%),其它依次为:无味(34.5%)、香味(12.2%)、酸味(5.6%)、苦味(4.7%)、咸味(1.8

4、%)。对药物剂型的选择,最喜用糖衣片(42.2%),冲剂则锐减为(17.9%),其次依次为:胶囊(15.2%)、普通片剂(13.6%)、丸剂(7.3%)、合剂(2.1%)、散剂(11.3%)。对包装的选择,喜欢玻璃瓶者仍较多(35%);喜欢压膜药物的患者也较多(31.4%),因携带轻便,又可防潮;对塑料包装满意者仅有14.8%;无所谓者占10.1%;愿用纸包者最少,仅占8.7%。此外,药物的装璜设计、美工造型、图案、商标,也都会产生药物的心理效应。为了适应患者的求异心理,市场上不断有新药推出。5.用药心理医师和患者都喜欢使用作用强、见效快、安全的药物。成都军区军医学

5、校对5所医院的门诊用药进行了调查,共查处方10,090张,发现滥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的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一是患者要求用,二是医生也往往有一定的投其所好的心理。享受公费医疗的患者,喜欢用新药、进口药、名贵药、多用药、联合用药的心理十分普遍,而经济条件差的农村患者则希望用价廉而有效的药物。6.用药方法和途径就服药次数来说,患者倾向于以少为好。因为既可减少麻烦,又能避免遗忘服药。故出现一日一次、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的用药方法。用药次数过频、间隔时间太短,易发生副作用、干扰工作和学习、引起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就用药途径来说,在患者中往往有一种偏见,认为注射比口服好,静

6、脉输液又比肌注好。故而有人伤风感冒也要求注射一针青霉素(只一次)。直肠用药,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下,患者多因害羞不愿用。吸入法,因对呼吸道粘膜有激惹,也不乐意应用。7.药物副作用如用药后出现疲乏、头晕、恶心、呕吐、震颤、共济失调等症状,使患者不易耐受,往往就会引起不遵从医嘱、中断治疗、甚至动摇对治愈的信心。假如对药物副作用不预先告诉患者。更会因副作用的产生而多虑,怀疑病情恶化、用药不当,或吃错了药等,因而引起不少心理障碍。为此,医护人员应先向患者介绍一些用药知识,这可以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强化药物的心理效应。用药的心理误区常见的用药的心理误区:⒈求贵心理药品

7、价高疗效好:药品价格的高低,主要与它的原材料有关,原材料稀少,采集艰难,或工序复杂,药价便高,反之则便宜。药品价格和疗效不成正比,譬如:硝酸甘油每片不过几分钱,但它时下仍然是公认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救命良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要对症下药,不在乎药物价钱的贵贱。举例说明⒉求新心理盲目迷信新药:一些人认为新药一定比老药好,就迫不及待地使用。其实,人们对新药的功效和毒副作用认识不足,盲目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有些老药虽用了数十年,但由于疗效显著,经久不衰。有的人总是要求医生开些新药,他们认新药才是疗效好的药,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总希望从新药中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