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

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

ID:43243297

大小:609.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10-07

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_第1页
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_第2页
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_第3页
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_第4页
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网络舆情与舆论引导省委宣传部网络宣传管理办公室刘若松1介绍三方面问题一、当前的媒体环境和背景二、互联网舆论传播三、网络舆论的引导2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胡锦涛在视察人民网时的讲话3要从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土地供给、环保约束、财税分配、民生保障、舆论引导、干部实绩考核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4舆论引导能力是领导干部重要素质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培养,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稳定

2、是硬任务的战略思想,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履行好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5舆论引导的重要性1、涉及国家安全。2、影响社会稳定。舆论问题处理不好,会使个别问题变成社会问题,局部问题变成全局问题,一般问题变成政治问题。3、损害政府形象。舆论可能反映政府工作存在的问题或舆论应对存在的问题。6一、当前新的

3、媒体环境和背景中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但在传播领域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传播速度快媒体发达自媒体兴起7社会已进入媒介化社会1、信息社会=高风险社会2、媒介对社会生活有着高度的影响力,人们看到的许多是媒介化的“事实”3、话语权和传播权也是一种公权力。阿尔文·托夫勒称:统治社会的实际权力正在由暴力和金钱向信息和知识转移。891011媒体环境的变化(一)媒体本身的变化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1、媒体发展多元化的趋势传达公益信息的和面向市场提供信息服务的2、作为媒体的网站以商业为主体3、媒体导向市场化的倾向选题的市场化和内部激励机制的市场化12

4、媒体的特点媒体拥有话语权和传播权媒体有自己的利益媒体的赢利模式规定其具有天然追奇、逐臭和起哄特性13(二)传播方式的变化互联网的应用和兴起1、信息传播网络化:地方性媒体成为全国性以至世界性的;2、新闻信息来源更加广泛:论坛、博客的兴起,网民都是信息源3、新闻话题由网民主导:微博进一步强化了网民作为信息源的作用。14(三)受众的变化互联网提供了随意发言的平台1、网民民主意识高涨,热衷于在网上发表意见2、对政府的不信任加剧,政府成为舆论监督和批评的主要对象。15舆论环境变化的影响经济因素的影响1、记者个人借机搂钱2、媒体的经营手段3、利益团体买舆论1

5、6舆论环境变化的影响政治因素的影响1、网民评头论足2、利益和政治诉求3、敌对势力煽风点火17政府、媒体与公众媒体与公众公众需要媒体影响政府决策媒体需要公众来扩大影响获取利益公众引导媒体,同时媒体也引导公众18政府、媒体与公众政府如何调控媒体工作要有媒体意识、新闻意识利用好权威的政务信息资源妥善应对舆论监督和批评19二、互联网舆情及传播20(一)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对于互联网中央概括为“我们已知的远不如未知的”。互联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1、网络是技术2、网络是媒介,网络是舆论传播的制高点3、网络是社会4、网络是产业这四个方面常常交织在一起,相

6、互作用。21(二)互联网传播特点1、以“点对点”分众传播为主,构成大众传播。传统媒体—“推”;网络媒体—“拉”;新兴网络—“推”;实现互联网之父格鲁夫所说的“我的日报”2、受众同时是发布者;用户生产内容3、集中度更高。22我国互联网的特点一是数量巨大,2011年底303万家网站,2.31亿个博客。二是网民数量庞大,呈低龄化。2011年底5.13亿网民,普及率近40%。23中国网民的特点三低:1、年龄低。19岁以下占31%,29岁以下占49.1%。2、收入低。月收入千元以下42.1%,1500元以下55.6%,2000元以下70%。3、爱发言者素质

7、相对较低。初中以下学历网民占到整体网民的36.7%。三高:1、99.5%大专学历以上都是网民2、关注新闻占80%以上3、喜欢发表意见占45%24当前我国互联网的特点三是资本结构多元化。国有、民营、个人和国外资本都有。从访问量看:1、本土的网站占主导地位2、民营的网站占大头25当前我国互联网的特点四是新的技术发展:搜索引擎、即时通讯、PTOP对等网络和短信;即时通信技术:QQ、MSN、雅虎通;QQ现有9百万个群,每天增加6万个无线通讯方式快速发展,并同互联网相结合。在许多社会组织动员活动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QQ组织动员,手机联系沟通”的模式博

8、客、播客、微博客等个人新闻台成为重要的信息集散方式个人对个人(P2P)的BT、电骡等点对点对等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传播有害信息更加隐蔽。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