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河北省鸡泽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ID:43286476

大小:151.16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9-29

河北省鸡泽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河北省鸡泽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河北省鸡泽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河北省鸡泽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河北省鸡泽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鸡泽县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省鸡泽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古人曾说:“晋人书取韵,宋人书取意。”在此以王羲之和苏轼为例,探讨一下•晋人之“韵”与宋人之“意”。以《兰亭集序》来说,当时它并不是作为艺术品来创作的,而是王羲之与亲朋故友一次聚会后的产物,是口常的文化生活记录,但王羲之以审美的生

2、活方式和艺术素养,将这本來生活性的节目艺术化了。于是充满晋人之韵的书法杰作诞生了。它优美灵动,既迅疾多变而又平和蕴藉,笔法精湛而又似乎毫不费力。这正说明了晋人之韵的特点。它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在自然恬淡的生活屮自然而然产生的。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许多成就,是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艺术空间可以发挥的楷书中取得的,其本意并不在书法,只是在将古典楷书改造为今体楷书的书写中,不经意体现出一种端庄而自然的美,这在后人看来就是一种真正的韵味。王羲Z保持了严谨的法度,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取法范式。这应该是晋人之韵的特点:在自然的汉字书写中尽心而充满乐趣地把汉字写得尽善尽美,如此就在不经意的

3、潇洒中既保持了汉字书写内在的法度,乂在挥洒自如的熟练中时有意外的创造,从而留下极有韵味的美,此Z谓“志气和平,不激不厉”。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來它儿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这种艺术倾向的确颇似晋人风度,难怪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该作品是其生活状态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写得自然天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随手拈来,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浑然天成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

4、》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儿乎都用外廡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屮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在诗的内容屮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悠然自得,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屮,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另外,在平正的楷书创作中,苏轼也尽量创造自己的特色,如《

5、前赤壁赋》,这是其屮年时期的精心之作,其字形多欹侧,而笔法既继承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多以左向倾斜之势出Z,因此通篇作品既显得端整沉着,乂颇具跌宕摇曳Z姿,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概括來说,晋人的“韵”主耍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摘编自董春晓《晋尚韵、宋尚意与汉字之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韵”和“意”是前人对晋人书法特点和宋人书法特点的整体概括,王羲之的书法和苏轼的书法分别体现了晋人之“韵”、宋人之“意”。B.《兰亭集序》所记载的是一种

6、口常文化生活,但王羲之却精心创作,以艺术化的手法使Z成为一件充满晋人之“韵”的书法艺术品。C.《兰亭集序》的书法特点可用“志气和平,不激不厉”概括,而《前赤壁赋》的书法特点可用“端庄朵流丽,刚健含婀娜”概括。D.苏轼作品《黄州寒食帖》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意”指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苏轼的强烈个性以及作品中所抒发的浓烈的情感。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般人认为楷书没有什么艺术空间可以发挥,但王羲Z的观点与此相反,王羲Z在书法方而的许多成就是通过书写楷书取得的。B.王羲之的书法既保持了汉字书写内在的严谨法度,又在挥洒自如的熟练中时有意外的创造

7、,极富韵味之美,足为后世Z人収法。C.佛老思想和儒家思想都是苏轼的精神支柱,苏轼一生屡遭磨难却能不改旷达之性,这和他以佛老思想为其另一精神支柱有关。A.黄庭坚以“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来赞美苏轼的书法,这种赞美是恰如其分的,因为苏轼的书法确实体现了这种特点。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州寒食帖》多用外露的侧锋笔法,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兰亭集序》则多用中锋笔法,优雅从容,体现了晋人之“韵”。B.《黄州寒食帖》中,笔法变换,字势倾侧乃至失衡,章法多处促迫,这是苏轼有意为之,目的是抒发情感;而《兰亭集序》则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