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材料

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材料

ID:43296057

大小:2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30

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材料_第1页
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材料_第2页
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材料_第3页
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校本课程开发经验材料旧城小学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念,实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总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作用,遵从德育教育从认知、自觉规范到行为自律的教育过程,以服务学生主体健康发展为目标,以满足学校需要为切入点,以学校“活动育人、全员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模式为指导,以“文明礼仪、节日民俗”为突破口,突出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切实改变目前师生存在的一些言行不文明、仪表不端正的不良行为习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德育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利用

2、“文明礼仪、传统节日文化”的感化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二、工作实施目标:k培养了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2、培养了学生懂文明、讲礼貌等礼仪教育。3、以一定的课程为载体,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4、从学校特色和学生习惯岀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了健全的人格。5、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开设课程:有两个项目:一是“节日民俗”,具体包括:春节、元霄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的由来与传说;二

3、是“文明礼仪”教育,具体包括:知识篇和故事篇。四、具体实施过程:1>首先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方案并负责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挖掘和调动校本课程的教育资源,负责对校本课程教学人员的评价和奖励。2、建立了校本课程的运行机制。我校校本课程纳入了全校的课程计划体系,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分阶段开设,一至三年级开设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四至六年级开设节日民俗教育。3、构建我校校本课程结构。依据国家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我校校情、学生和教师的需求现状,将我校校本课程设置

4、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运行如下:(1)《手抄报》:每周由各班学生自办,内容形式不限。每到不同的节日民俗,学生都要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办形式不同的手抄报。学校领导进行评选,对办的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并在乡《教育月刊》上进行刊登,此举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传统节日民俗的了解热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开拓了学生视野。(2)以课堂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执教教师每次都精心准备一节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大量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中受到节日民俗与文明礼仪教育。(1)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艺术节、“六

5、一”汇演,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相声、小品蕴藏着传统文化、礼仪教育,学生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受到了感染,得到了教育。学校还通过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橱窗、墙壁、黑板报悬挂宣传标语及图片,营造文明教育氛围。(2)校园广播:以校园内学生生活为素材,每周一中午20分钟播出校园短讯即好人好事,这样做好事的学生越来越多。每周三中午20分钟播出校园文明学生的先进事迹。文明之风吹遍了校园的各个角落,真正的丰富了校园生活。(3)品德修养: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学校利用校本课对学生进行思想

6、品德教育,同时图书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内容有:节日民俗、文明礼仪、爱国主义教育、名人传记等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更加努力学习。4、加强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卫星接收教室的利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获得所需信息进行学科教育和网络使用整合,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提供保障。5、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考虑了学校的特色,学生的年龄特点,分阶段分年级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6、加强了对教师校本课程的培训,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

7、目标。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7、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与教育科研工作,构建以“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为一体的网络开发体系,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五、评价办法:1>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将学生分为“优秀”“良好”“

8、一般”“差”四个等级,并以此作为优秀学生评价条件。2、学生个人成果方面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记入学生学籍档案。3、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记入业务考核档案。以上为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中的一些作法及所取得的成绩,希望上级领导给予指导和帮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